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5篇
教育   2779篇
科学研究   511篇
各国文化   30篇
体育   198篇
综合类   83篇
文化理论   21篇
信息传播   50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234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0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4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993.
乐进和  古城 《现代声像档案》2007,9(1):I0039-I0040
使用数码照相机拍摄时,除了应会正确使用和操作数码照相机的各功能按钮外,还应了解一些操作的关键点,在拍摄过程中应多加关注,并拍摄环境和拍摄对象的变化而改变拍摄参数的设置,才能得到最满意的拍摄效果。下面就分别加以介绍,以供影友拍摄时参考。  相似文献   
994.
从明末万历到崇祯年间,凌濛初及其凌氏家族出版了大量以"套印本"为主的书籍.出版文化在明末飞速发展,吴兴就是其中心地之一,凌氏在该地与闵氏在出版套印本上互相竞争,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明末的时代及社会的象征.从大量出版刘辰翁评点本,并为其戏曲本亲自写评论以及为戏曲本配置精巧的插图等方面,都可以看出凌濛初的出版战略和他的广泛视野及活动.为发展刻书事业,凌濛初还充分利用交友关系.  相似文献   
995.
《档案法》颁布实施以来,赤峰市、旗县区两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赤峰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履行职责.提高行政管理能力.围绕宣传.贯彻《栏案法》,提高档案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水平.在四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996.
新闻学专家认为:用好背景是新闻成功的一半。档案正是新闻背景材料的一个重要来源。在新闻研究中,大量运用新闻背景的报道称为“解释性报道”。《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等报刊都以“解释性报道”见长。据统计,《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所发的新闻中90%左右属于“解释性报道”,美国1978年出版的《世界大百科》将“解释性报道的增多”列为20世纪以来美国新闻事业的一大发展趋势。可见,在世界范围内,利用档案资料作为新闻背景在新闻写作中大量、巧妙运用,已成为新闻写作发展的一大趋势。  相似文献   
997.
1994年春,卸任不久的原新华社社长穆青,与他的老搭档--原副社长冯健一起,来到苏南采访。这位在新闻工作岗位上奋斗了半个世纪的老记者,尽管在国外60个国家、国内四百多个县市留下辗转奔波的脚印,但是到苏南采访还是头一回。在这之前,他也曾乘出差之便游览过太湖和姑苏城,领略过  相似文献   
998.
维西县是全国唯一的一个傈僳族自治县,除主体民族傈僳族外,还有藏、白、彝、纳西、普米和独龙等少数民族。多民族的聚居生活,造就了维西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有民间歌舞阿尺木刮、热巴舞,有民族节日阔时节、火把节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要数地方古老剧种大词戏和傈僳族音节文字。  相似文献   
999.
<正>从清末到民初,“中国濒年多难,学务废驰.大学教育不发达,遂致人才缺乏,文化未兴.感此痛苦,西南各省为甚,而滇中为尤甚”.因此辛亥革命后特别是护国运动后,为适应云南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创办一所大学已成了云南省的当务之急,1915年省政府就有设立大学的计划,1918年滇川黔三省合议,倡议设立三省联合大学,但因经费无着落处,终于未能办成.1920年省长唐继尧慨然创议捐资私建大学,又因发生政变,致使办大学的事又中辍.1922年唐公重新主持滇政,方又旧事重提,请王九龄、董泽两先生负责积极筹备,创办人及滇中各界人士捐助款项;根据历史上文化之关系,加之省城北门内,面积七十五亩三方丈的前清贡院:“居高阜、南临翠湖,风景绝佳、为修学最善之地”,故政府特指定旧贡院为大学校址;1922年9月1日成立建筑事务所,着手举建校舍,1922年12月8日刺创办人云贵总督唐继尧的别号“东大陆主人”为名,以“发展东亚文化,研究西欧学术,造就专才”为宗旨的私立东陆大学正式宣告成立.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