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1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运动员在安静状态及最大运动状态下心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心音信号对运动员的心脏功能进行测量和评价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运动训练学专业44名男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受试者在功率自行车上以进行递增负荷运动,50 W起始,每3 min递增50 W,直至200 W后不再增加,维持此负荷强度直至力竭或达到试验终止标准。运动过程中,心电和心率全程监控。在安静状态和运动后即刻测试机能指标、心音信号指标、心电指标及心脏超声指标。结果:运动后,第1心音幅值与第2心音幅值的比值(S1/S2)显著增加,心脏舒张期时限与收缩期时限的比值(D/S)显著降低。D/S≥1.5者占受试者的93.2%;D/S2者占受试者的36.4%。运动后和运动前的S1/S2相对值达到11.3±1.6。安静状态下,对D/S比值和EF(射血分数)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达到0.624(P0.05)。结论:S1/S2比值可有效的反映运动上调心肌收缩力的能力,S1/S2相对值反映运动动用心力储备的能力,这2个指标可有效的评价机体在运动状态下心脏的功能。D/S比值能较可靠的评价安静状态下的心脏功能。D/S比值今后可在运动员或普通大众的心脏危险事件的预测方面发挥作用,但需要更多临床跟踪研究。  相似文献   
22.
摘要:以介绍第64届美国运动医学会年会暨第8届运动是良医世界科学大会和运动与脑的基础科学世界大会的主要研究热点为目的。以基础科学世界大会的主报告和专题报告为基本思路,重点阐述了运动与脑的基础科学专题报告、ACSM年会和运动是良医大会中运动促进脑健康的相关研究内容。并通过PubMed等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对大会运动促进脑健康的专题报告内容、相关主题的最新研究成果等进行探讨。目前,关于运动促进脑健康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运动与脑的可塑性、运动与脑和肠道菌群、运动与青少年学习成绩、运动中的脑震荡问题、运动与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的前沿和热点为更深入的探究运动促进脑健康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为我国体育科学、运动医学、神经生物科学及运动康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内质网应激 PERK/ eIF -2a 和 IRE -1/ XBP -1通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中的变化,探讨运动和饮食调整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干预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和模型组(50只)2组,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第8周,对照组和模型组各取10只做肝脏病理切片。确定 NAFLD模型成功后,模型组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M)、运动组(EM)、饮食调整组(FM)和运动结合饮食调整组( EFM),每组各10只,对照组剩余10只大鼠编为 C组。C组继续普通饲料喂养,M 组和 EM 组继续高脂饲料喂养,FM组和 EFM组由高脂饲料改为普通饲料喂养;EM 组、EFM 组给予有氧游泳运动干预,连续8周,直至第16周实验结束。HE 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Western blot 检测PERK、eIF -2a和 IRE -1、XBP -1蛋白表达,结果:(1)与 C组比较,M组肝细胞脂肪变性加重, PERK/ eIF -2a和 IRE -1/ XBP -1通路蛋白表达增加;(2)与 M组比较,各干预组肝细胞脂肪变性减轻,PERK/ eIF -2a和 IRE -1/ XBP -1通路蛋白表达降低;(3)M 组、EM 组、FM 组、EFM 组4组双因素方差结果示:运动和饮食对 PERK/ eIF -2a 和 IRE -1/ XBP -1通路蛋白表达具有主效应,且二者具有交互作用。结论:运动和饮食调整对 NAFLD 发展具有较好的干预作用,且二者联合作用效果更佳,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 PERK/ eIF -2a 和 IRE -1/ XBP -1通路蛋白表达,减少内质网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在力竭运动后恢复期不同时相心肌细胞自由基损伤和钙超载程度的变化 ,为运动导致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机制作初步的探讨。方法 :成年SD大鼠 2 4只适应性喂养 1周后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各 6只 :空白对照组 (A组 )、力竭即刻组 (A1组 )、力竭后 6小时组 (A2 组 )、力竭后 2 4小时组 (A3 组 )。A1组、A2 组、A3 组负自身体重的 5 %负荷游泳至力竭后 ,分别在即刻、6小时和 2 4小时取材。取一侧颈动静脉混合血 5ml,离心 (30 0 0rpm ,10min) ,分离血清 ,待测其SOD、GSH Px、MDA、Ca2 + 、CK和GOT。取血后 ,立即取左室前壁心肌组织约 0 5 g ,冰水浴中匀浆 10min ,制成 10 %的组织匀浆液 ,将匀浆液以 4 0 0 0rpm ,离心 2 0min ,取上清液 ,测定心肌组织SOD、GSH Px、MDA和Ca2 + 。血清及心肌组织SOD采用比色法 ;血清及心肌组织Ca2 + 采用钙偶氮胂Ⅲ法 ;血清及心肌组织GSH Px采用比色法 ;血清及心肌组织MDA采用TBA法 ;血清GOT采用连续监测法 ;血清CK采用比色法。所有数据均经SPSS10 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 :各游泳组心肌丙二醛 (MDA) (即刻组 :5 18± 0 5 5nmol/ml;6小时组 :6 0 8± 0 36nmol/ml;2 4小时组 :5 0 5± 0 38nmol/ml)非常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 (2 93± 0 18nmol/ml) ,以 6小时  相似文献   
25.
运动负荷与沙棘对大鼠心肌VEGF表达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借助游泳训练动物模型,探讨不同运动负荷下沙棘对大鼠心肌组织和心肌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中等强度运动负荷可使大鼠心肌发生生理性肥大,心肌VEGF表达增强;大强度运动负荷可使大鼠心肌发生病理性肥大和心肌细胞的变性改变等损害,心肌VEGF表达局灶性增强;喂服沙棘均能使大运动负荷的大鼠心肌细胞的损害减轻,VEGF染色表达增强.沙棘可以减轻运动对心肌细胞造成的损伤性改变,对心肌缺氧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沙棘含有大量的抗氧化作用的VitC、VitE及沙棘总黄酮等有关.  相似文献   
26.
大强度运动对大鼠心肌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大鼠一次性大强度游泳运动后不同时相心肌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PTP孔)的性状和心肌超微结构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线粒体损伤与PTP孔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将3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n=8)和B组(大强度运动组,n=24).B组又随机分为运动后即刻组(B1组,n=8),运动后12 h组(B2组,n=8)和运动后24 h组(B3组,n=8).检测各组大鼠线粒体前向角散射(FSC)、线粒体90°侧向角散射(SSC)和线粒体内Rhodamine123的荧光强度值(FL1);电镜观察各组大鼠左室前壁心肌纤维超微结构变化情况.结果B2组FSC值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B2组SSC值和FL1值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电镜结果表明,大强度运动可造成大鼠心肌线粒体损伤,以运动后12 h损伤最为严重.结论大强度游泳运动可能诱发大鼠心肌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的开放,促使线粒体外的物质内流并影响线粒体内结构的改变;大面积的线粒体损伤可能与心肌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的开放有重要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27.
制定世居高原人群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是合理评价高原人群体质的客观需求。运用数理统计法,按照我国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建立方法,对西藏地区20-59岁成年人体质测试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分别建立单项指标评分表和综合评级标准。研制的标准回代效果理想,综合评级的实际分布与理论分布相吻合。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深部肌肉刺激(DMS)对下肢运动性肌肉疲劳的恢复作用。方法:共招募43名在校男大学生,随机分为DMS组和拉伸组,通过单膝跪地重复多次后仰的离心收缩运动对右侧伸膝肌群诱发运动性疲劳。分别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0.5 h、24 h和48 h,对受试者进行疼痛、疲劳和等速肌力测试。结果:(1)研究过程中,DMS组2名受试者脱落或剔除,拉伸组1名受试者脱落,最终DMS组20名、拉伸组20名受试者纳入统计分析。(2)等速向心收缩峰力矩、等速向心收缩平均峰力矩、等速向心收缩总功、自觉疲劳程度和主观疼痛感觉程度的时间主效应、组别主效应、时间组别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2组治疗后RPE评分相比运动后即刻有所降低(P<0.05),其中DMS组低于拉伸组(P<0.05)。(4)2组治疗后VAS评分相比运动后即刻有所降低(P<0.05),其中DMS组低于拉伸组(P<0.05)。(5)运动后即刻、0.5 h后测定等速向心收缩峰力矩、等速向心收缩平均峰力矩、等速向心收缩总功较运动前显著降低(P<0.05)。DMS组恢复程度及速度明显高于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