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3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马拉松作为持续时间较长、强度较高的耐力运动,对心脏的影响是利大还是弊多,对马拉松参赛选手心脏产生哪些生理适应,又对心脏健康存在哪些潜在风险,经常困扰着运动医学研究者和马拉松参赛者。依据目前的国内外研究,全面综述分析了马拉松对心脏各腔室以及冠状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深入探讨了马拉松与心肌损伤标志物、心律失常、心肌纤维化和心脏猝死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1)马拉松会引起心脏发生离心性肥大,心房和心室腔体积均会增大,提升心脏功能。一次马拉松运动后,心房和左右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均出现了短暂性的下降,舒张功能下降更明显,这是心脏的一种生理适应,数周内可恢复至正常水平;2)尽管马拉松与冠状动脉风险之间的关系仍存在争议,但与同龄和相同心血管风险因素的对照人群相比,马拉松运动员仍具有较低的冠状动脉斑块形成风险;3)马拉松诱导的循环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升高是可逆的,是对剧烈运动的一种暂时生理性应激反应;4)马拉松运动猝死的风险较低,多数马拉松猝死的发生和参赛者遗传的显性或隐性心脏疾病有关。为预防赛场心血管意外,应该建立马拉松赛场心血管意外的预防体系,包括赛前心血管风险评估和筛查程序、增加并合理布置赛中救助力量。  相似文献   
22.
杨红霞  常芸 《体育科研》2012,33(4):21-24
目的:探讨反复力竭运动后不同时相心脏窦房结、房室结和浦肯野氏纤维细胞炎性因子金属蛋白酶-1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特点,为运动性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的阐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0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反复力竭组及相应的其对照组,每组10只。分别于力竭运动后0、4 h、12 h及24 h取材,进行心电图、免疫荧光组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应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定位并收集房室结和浦肯野氏纤维细胞研究细胞炎性因子ADAMTS-1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反复力竭运动后即刻心脏传导系统ADAMTS-1 mRNA和蛋白表达均出现不同程度升高,随后在4 h、12 h、24 h心脏传导系统窦房结、房室结、浦肯野氏纤维ADAMTS-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P〈0.05,P〈0.01),乃至恢复。心脏传导系统不同部位在反复力竭游泳运动后ADAMTS-1 mRNA和蛋白表达存有差异,其中,运动后即刻,浦肯野氏纤维ADAMTS-1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窦房结和房室结(P〈0.01)。4 h,窦房结显著高于浦肯野氏纤维(P〈0.01)。24 h,窦房结显著低于房室结和浦肯野氏纤维(P〈0.01)。结论:反复力竭运动后即刻心脏传导系统ADAMTS-1 mRNA和蛋白表达均出现不同程度升高,作为炎性因子的大量表达,易引起传导系统炎性细胞浸润,细胞间质增殖乃至纤维化,是运动性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3.
我国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我国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规律,对我国2000年到2007年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案例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研究,收集运动猝死案例103例,涉及23个省(市).调查发现,我国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具有以下规律:男性运动猝死人群明显高于女性;运动猝死年龄分布以30岁以下和50岁年龄段为主,呈典型"马鞍型",主要为学生和离退休人员;运动猝死项目主要为跑步、足球、篮球等项目,项目猝死的危险性与运动强度和量有关,通常高强度、大运动量、竞技性的运动项目猝死风险较高.我国大众健身人群一天中运动猝死发生高峰是早晨;一年中运动猝死高峰月份为3月和11月,其次是7月.我国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病因以心源性猝死最多,其次是脑源性猝死.根据我国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规律,提出了今后运动猝死预防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4.
为了探讨运动心脏的内分泌及其功能,本文对不同强度耐力训练后大鼠心房肌细胞超微结构进行了常规电镜和免疫电镜观察,对血浆心钠素含量进行放射免疫微量测定。结果表明,耐力训练后心房肌细胞中特殊分泌颗粒增多,高尔基复合体增多,心房肽免疫细胞化学反应活性增强,血浆中心钠素水平增高。提示运动心脏内分泌功能增强,心钠素的产生与释放均增加。  相似文献   
25.
为了探讨运动心脏机能改变的形态学基础,本文对经过耐力训练的实验大鼠心室肌及毛细血管超微结构进行了常规电镜观察和显微图象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耐力训练后心室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增多,线粒体内膜和嵴增多,心肌毛细血管数量增多,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结构增多,心肌细胞最大氧气弥散距离缩短,有利于心肌的氧气运输和能量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26.
刘文娟  常芸 《科技风》2011,(20):129
本文以宁夏中宁发电有限责任公司330MW机组为背景,该机组网络监控系统自运行以来多次出现网络数据刷新慢,通讯时断时续甚至RTU(远方智能测控单元,如D200和D25)死机故障,系统不稳定,影响机组运行人员对设备的监视和操作,并影响中调调度员对升压站一次设备的监视和运行方式的掌握。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对该机组网络监控系统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改造方案,自实施运行以来该机组网络监控系统运行稳定,达到调度部门的规定要求,确保了机组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7.
28.
面向21世纪的运动医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 0世纪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发生了划时代的突破与历史性的变革 ,其科技进步震撼了人类社会。 2 1世纪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 ,后基因组计划的全面展开 ,以基因工程为主导的生物技术将影响 1个国家的经济前途 ,并以巨大的活力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作为运动医学工作者 ,在以基因工程为主导的生物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用此技术研究体育运动问题 ,责无旁贷。在此 ,作者将就近百年来运动医学研究作一回顾 ,并对未来热点问题和前沿研究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29.
为了探讨人类运动能力相关的基因标记与分子机制,对线粒体基因(mt DNA)高变区I作了序列多态性分析。研究选取汉族耐力运动员94人,相应汉族对照92人,对其mt DNA高变区I特异性片段进行扩增、测序,分析其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改变及其与最大有氧能力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我国汉族及其耐力运动员mt DNA HVR- I多态频率大于10 %的19个SNPs位点中,运动员有3个SNPs位点与最大摄氧量关联(np16 2 97、np16 36 2、np16 0 85 ) ,其中,位点16 36 2和16 0 85剑桥序列女性VO2 max/ kg均显著高于非剑桥序列组(P<0 .0 5 ) ;位点16 2 97剑桥序列组男性的VO2 max/ kg也显著高于非剑桥序列组(P<0 .0 5 )。结果提示,mt DNA高变区ISNPs位点16 36 2 ,16 0 85和16 2 97可能作为对人类运动能力的遗传标记,决定了个体有氧耐力水平及其对训练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30.
内皮素对心脏肥大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皮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生物活性多肽,具有广泛的作用。笔者综述了病理性和生理性心脏肥大发生过程中,内皮素含量及其mRNA表达量的变化,探讨了心脏肥大发生过程中内皮素的参与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