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1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社会排斥与农民工体育话语权的缺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工在现代城市生活中遭受到如制度、经济、文化、社会组织和地域空间等多维因素的社会排斥,导致体育话语权的缺失,而当前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分割制度无疑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为此,提出变户籍管理为身份管理,实行"一族两策";创新就业制度,实现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就业平等;建立维权体系,加强监管;构建社会认同体系等措施,以完善和拓宽农民工包括体育在内的利益表达渠道,实现农民工体育话语权的回归.  相似文献   
32.
从三峡库区特殊的地表河流资源及蓄水成库后的特征入手,结合库区旅游资源的优势及分布特点,提出了构建三峡库区"两江四岸"体育旅游长廊的设想.三峡库区一方面具有构建这一新模式的良好资源、区位和旅游基础等优势,但也存在市场需求与供给不足、人才缺乏与管理混乱并存的劣势;一方面面临国际旅游热与健康热并趋、旺盛的旅游需求和良好的政策环境等机遇,但也面临体育旅游产品与目的地开发不足、生态环境受到威胁等的挑战.提出了整合资源、开发特色体育旅游模块、加强外生机制建设等策略,以促进库区体育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33.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实地考察、数理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体育教学状况和体育资源状况两个方面对重庆市城乡中、小学学校体育发展的差异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合理建议,为促进重庆市城乡中、小学校体育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带动,同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也需要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带动。文中运用社会学的观点,论述了我国区域性中心城市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机遇与条件,以及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体育产业的积极意义,提出区域性中心城市体育产业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35.
摘要:以文化空间理论为视角,以重庆酉阳土家族摆手舞为个案,厘析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空间”依存性,探索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空间”构建和保护的方法,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保护提供理论和方法参考。研究表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空间”包括理念变量、组织变量和物态变量,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事象和“文化空间”依存的根本、基础和载体,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决定和关联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事象及其“文化空间”的存续和存在,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须保护“文化空间”。建构保护中:(1)理念变量是核心,在保持传统核心理念不变的情况下进行适应性丰富和发展。(2)组织变量处于中间层面,要建构和回归族民的主流地位和主流群体;保持族内传承的民族性、传统性,保护传承人;保护传统体育活动方式和活动场所的传统性、民族性和原生性;科学保留优秀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提高当地自然农耕经济水平,保持农耕生产方式。(3)物态变量处于外显层面,要求保护动作内容及表现形式的原始性、原生性;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民族性、传统性建筑风貌及物质媒介。  相似文献   
36.
摘要:主要采用田野调查法对重庆酉阳河湾村摆手舞保护的持续跟踪研究发现,民族传统体育与区域文化的通融性发展,这既是民族传统体育生发之本质规律,更是保护之根本方法,主要表现在:1)民族传统体育与区域文化之间存在着从冲突走向融合,相互嵌合无限渐进循环式发展的通融逻辑与表象;2)民族传统体育与区域文化的通融发展,正好回应了民族传统体育事象生存发展的本源性载体和内涵性、原真性、生态性和本土性等诉求。因此,在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中:1)应与民俗文化变量通融发展,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及民俗文化的活动开展、挖掘与整理,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与民俗文化之间的相互丰富与发展;2)应与人口变量通融发展,保证必要和足够数量的传承人和族群,并始终把民族传统体育融汇贯通于“人”即民族居民的发展中;3)应与自然变量通融发展,保持和维护好自然地理生态概貌,构建、保护民族传统体育事象空间地标,并在民族传统体育中融入、彰显其“人”与自然的情怀;4)应与物态变量通融发展,保持和保护好村寨风貌、器物图文等,将民族传统体育符号植入物态变量中。  相似文献   
37.
我国体育产业优先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结合社会学、产业学的有关理论,从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概念和功能特征入手,深度分析了区域性中心城市优先发展体育产业具备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8.
我国学校体育异化现象的审视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从6个方面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异化现象进行审视,即传统的“工具性”教育思想对学校体育的异化;教师、家长观念的霸权与偏失对学校体育的异化;“唯分数”教育现象对学校体育的异化;“健康第一”和“以人为本”的误读对学校体育的异化;“安全教育”的过于担心对学校体育的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