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教育   53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2003年12月30日,德育报社请魏书生老师到太原作报告。精彩报告之后,在送他到机场的路上,我提出,为了更好地学习实践他的教育思想,可否在德育报社成立魏书生研究所。我当时是一种忐忑的心情,而他的回答有点出乎我的意  相似文献   
72.
我国第一位中学时代发表诗作的五·四老诗人汪静之曾说:“青年是诗的时代,可是现在的语文书上诗歌太少。一个中学生,不读诗,不会写诗,就写不出好文章来。”汪老的话是中肯的。细细研读一下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部分、认真地反思回顾一下我们的中、高考及中学语文教学的导向等,就不难发现,不仅好的诗歌不多,而且就教材中仅有的几十首诗歌的编排也不够科学,除仅仅遵循了时间先后顺序之外,其它如思想内容,艺术风格的有机组合以及诗歌对培养学生智能的作用等问题也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为使诗歌教学更好地做到“三个面向”,充分有效地利用诗歌这把金钥匙来启迪中学生的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