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振动台力量训练法 (VSM )和传统力量训练方法 (TM )对上海体育学院体育系跳远专修学生进行下肢肌肉力量训练 ,振动台的刺激频率为 2 0~ 2 5Hz,加速度为 15~ 2 0m/s2 ,经过8周系统的力量训练 ,利用B在 6 0°/s和 30 0°/s测试条件下对髋关节屈伸肌的等速力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VSM比TM训练法能更有效地提高屈伸肌群的快慢速肌力 ,使屈伸肌群的快慢速肌力得到同时协调的发展。但VSM法对肌肉耐力的作用效果不是很理想 ,所以在采用VSM力量训练方法的时候要加强对肌肉耐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12.
跳远运动员专项成绩与专项身体素质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 10名男子跳远运动员的专项成绩、专项身体素质以及下肢髋、膝和踝 3大关节等速屈伸肌力矩等指标进行测试。通过相关分析探讨了跳远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下肢力量水平与专项成绩之间的关系 ,发现髋关节屈伸肌肌力、膝关节屈伸肌肌力和伸肌的离心肌力以及踝关节的跖屈肌力与跳远成绩相关  相似文献   
13.
首次采用自制振动台在膝关节 1 1 0° - 1 2 0°半蹲起力量训练中 ,对运动员进行垂直方向的振动刺激。通过对振动台力量组和传统力量组的比较研究 ,发现振动台力量组能够在相对较小的负荷下有效地提高肌肉的最大力量和爆发力 ,但对肌肉耐力的作用效果不是很明显。  相似文献   
14.
传统养生类体育锻炼对老年人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使用 SF-36生命质量量表对中老年人生命质量进行调查研究,探讨传统养生类体育对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经常参加传统养生类体育的老年命质量明显大于非体育锻炼人口。对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实行传统养生类体育干预,发现经过一年系统的传统养生类体育锻炼后,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明显提高。说明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干预手段可以提高中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建议在社区体育中大力开展、普及和推广太极拳等传统养生体育课程。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综述法,论述了电磁场和力对骨局部生长因子的调节机制和在骨形成及代谢中的作用,并就电磁场与运动相结合用于骨质疏松治疗,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法、研究的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温州地区老年大学和社区经常参加太极拳的老年人180人为研究对象,同一地区未经常参加运动的老年人200人为对照组,研究太极拳对老年人身体成分和心肺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经常参加太极拳的老年人BMI、WHR、体脂率都明显小于对照组;肺活量增大、每博输出量增、最大摄氧量和射血分数都明显增大,心肌的收缩能力明显增强,说明经常参加太极拳能够提高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模态功能训练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unctional ankle instability,FAI)患者肌肉力量、本体感觉功能和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45名FA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力量训练组(strengh training,ST组,n=22)和多模态功能训练组(multimodal function training,MFT组,n=23)。ST组常规力量训练,MFT组在常规力量力量训练的基础上增加本体感觉和姿势控制训练,康复训练共进行8周,2个训练周期。实验前后分别对2组实验对象患侧踝关节屈、伸、内翻和外翻肌群60°/s和180°/s等动向心收缩相对峰值力矩、本体感觉(踝关节屈、伸、内收和外翻运动感觉功能、腓骨肌反应时)和动态平衡能力(前方得分(A)、后内侧得分(PM)、后外侧得分(PL)和YBT-CS总得分)进行测试。结果:1)2组受试者患侧踝关节60°/s和180°/s等动向心踝关节肌群相对峰值力矩均显著大于实验前(P<0.05),且二者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2)实验后,ST组本体感觉功能没有显著性改变(P>0.05),MFI组本体感觉各项指标均显著小于实验前(P<0.005,P<0.01,P<0.05),且均显著低于ST组(P<0.05);3)试验后,2组受试者动态平衡各指标均优于实验前(P<0.05,P<0.01),且MFI动态平衡各项指标均优于ST组(P>0.05)。结论:MFT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改善FAI患者肌力、本体感觉和动态平衡能力,且效果更优于ST组。  相似文献   
18.
因为跳远运动员的专项成绩是由专项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决定的,因而专项身体素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运动员的专项成绩。本研究通过对我国10名男子跳远运动员的专项成绩、专项身体素质以及下肢髋、膝和踝三大关节等速屈伸肌力矩等指标进行测  相似文献   
19.
振动力量训练对肌肉力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自制的振动台对实验组进行全身振动刺激力量训练,振动刺激的频率范围为20-25HZ,振动的加速度为15-20m/s2。通过对振动刺激力量法和传统力量训练方法的比较研究,发现附加全身振动刺激的实验组下肢三大关节屈伸肌肌群的一般和快速力量在实验后明显提高,其增长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肌肉动态训练中附加全身振动刺激能有效地提高肌肉力量训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全身振动刺激对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首次采用自制的振动台力量训练器,对10名体育系学生进行8周下肢抗负荷半蹲起全身振动刺激力量训练,膝关节角度控制在110~120°.振动刺激的频率为20~25 HZ,加速度为15~20 m/s2.采用对比实验证实,全身振动刺激能够有效的提高肌肉的最大力量和爆发力,亦可提高主动肌和对抗肌的柔韧性,保证肌肉力量与柔韧性的协调平衡发展,但对肌肉耐力的作用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