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20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85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新年伊始,体育界便呈现出朝气勃勃的景象。全国的“体育热”在新的一年里将会出现新的势头,这是国家兴旺,人民幸福的标志。在这样的形势下,《北京体育》改刊为《体育博览》,《武魂》、《围棋春秋》正式出刊,这是一件十分可喜的事,也是“体育热”在体育宣传上的反映。没有体育不会有体育  相似文献   
12.
日前,我应邀参加厂北京武术队成立二十周年的庆祝会。在充满欢声笑语的集会上,我结识了一些新朋友,也重逢了不少许久未晤的老朋友。这里有从北京武术队退役后到海外传授武术的老队员,他们风尘仆仆赶来参加“母队”的庆祝活动。还有与北京武术队有多年交往的海外人士,他们在参加北京武术太极拳国际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政府与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就业问题高度重视,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又成为新的关注点。导致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不高的原因主要有: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突出;学校专业设置不合理,片面追求就业率,就业指导水平不高、队伍不强;毕业生的就业信心不足、角色定位不准、就业能力不高等。政府可以通过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提高就业增长率,积极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不断拓展就业渠道等措施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学校可以通过合理设置学科专业,提供优质的就业管理服务,提供高水平的就业指导,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等措施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大学生个人通过树立信心、转变观念、提高就业能力等措施来提高就业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目前我国出现招工难和就业难的状况及作者所在的学校就业情况,指出目前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就业观的系统化教育的途径和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5.
人们通常认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等学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后,再由心理教师出面给予咨询或治疗。我认为这是狭隘的心理教育观,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浪费和误区。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但在很多地方表现为:重视了但重视的程度还不够;重视了但没重视到点子上;重视了但侧重了结果而忽略了预防!  相似文献   
16.
(一) 古今体育与宣传始终有着良缘。这不是一种历史的巧合,而是一条客观规律。去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国际社会科学》杂志第二期编者的话呼吁学者们研究体育运动时,谈到“体育运动在社会和文化方面的重大意义由于新闻界大肆宣传而益形突出”。看来,人们从社会实践中提炼出“体育离不开宣传,宣传离不开体育”的简朴语言:是颇有一些道理的。我想再用一点史实说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1978年11月16日,邓小平同志应日本朋友之邀,挥毫书写了“太极拳好”挺拔秀俊的题词。据日本武术太极拳连盟提供的资料载,题写“太极拳好”的前后过程是这样的: 当时担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先生,为批准《日本和平友好条约》,于1978年10月访问了日本,受到各界的热烈欢迎。11月中旬,以日本众议院副议长三宅正一为团长的日本国会议员代表团访华。11月15日,邓小平副总理举行欢迎午宴招待代表团一行。午宴上,宾主畅谈增进两国友好邻邦关系之余,三宅副议长讲起自己喜爱打太极拳之事。邓小平副总理也指  相似文献   
18.
说来,我与武术结缘纯属偶然。七十年代后期,我才接触武术,在一次出访外国时萌发了让武术走向世界的念头。 1978年,我随中国体育代表团访问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在南斯拉夫从首都贝尔格莱德去海港城市斯普利特的路上,我们在一个小镇歇息时,蓦然看到一幅海报是介绍“功夫”影片的。当时,我油然产生一种思绪,心想怪不得在欧洲、美洲、亚洲、非洲,“功夫”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词,连国外的一个偏远小镇都有“功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 ,超额剩余价值不是劳动价值 ,而是效率价值。效率价值并不是劳动创造的 ,而是供求关系对某种复制率的认可。复制不等于创造。创造只能由人的劳动来实现 ,而复制 ,则既可由人来实现 ,也可由动物、自然力、自然条件、机器设备等来实现。供求关系赋予某种复制率的商业价值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导向和自然的选择 ,它无法还原为人的个体劳动 ,更不具有阶级的属性。把效率价值混同于劳动价值 ,使劳动价值论存在着难以自圆其说的逻辑矛盾 ,加之强烈的阶级意识对超额剩余价值的否定 ,更反证着这种理论与社会生产力发展内在规律的相背性。因此 ,只有把超额剩余价值还原为效率价值 ,才能使劳动价值论所蕴含的历史规律绽发出顺畅的逻辑力量。我们应历史地解读劳动价值论 ,更确切地说 ,应历史地解读《资本论》 ,它在揭示资本主义剥削奥秘的同时 ,也以否定的方式揭示了生产力发展的奥秘。在历史已发生了重大变革的今天 ,劳动价值论的生命力在于后者 ,而不是前者  相似文献   
20.
徐才 《武当》2014,(8):39-39
中华武术产生于中华古老而丰厚的文化沃土里,是中华民族生产、生活实践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被称为国术、国粹、国宝,她可防身自卫,修身养性,强身健体,娱身悦人,对培养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意志品格,提高整个国民素质,振奋民族精神,强种强国,以及促进国内外文化交流,促进民族伟大复兴,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