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体育   58篇
综合类   4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周成林  章建成 《体育科学》2004,24(6):33-36,44
采用心理测量与统计法,时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不同难度动作最佳助滑速度知 觉控制范围值的构建、最佳控制范围值与运动成绩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不同难度动 作助滑速度知觉最佳控制范围值是在该动作助滑速度平均数±1.96 s,并具有随着动作难度的 增加运动员助滑速度知觉可调控范围缩小、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的特点;高水平运动员助滑速 度知觉调控范围相对较大并有较高的准确性。男、女运动员助滑速度知觉控制范围值相同;运动 员水池助滑速度知觉比雪上相同动作助滑速度知觉调控范围相对较小;运动员助滑速度知觉控 制范围值与运动成绩呈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52.
以运动训练的需要和运动员的个体特点为切入点,运用心理测量、录像视频分析、行为观测、主观体验及实验等方法,对羽毛球运动员不同状态得失分的时间特征、行为表现及心理状态变化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比赛得失分是羽毛球运动员不同状态行为表现及时间特征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主动进攻失分时间间隔最长,对方失误得分时间间隔最短;在得分和失分时,发球时间间隔较长;运动员处于流畅状态得分后持续时间长,行为表现突出,情绪表现强烈;皮温、指端血容波幅和心率可作为监控运动员不同状态心理变化的客观指标。观看不同状态比赛视频能有效促进运动员心理控制水平的提高;结合不同状态的比赛视频进行心理监控训练,可以有效促进运动员比赛自信心的提高。这些研究成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教练员提供决策参数,为运动员提供各种比赛的行为信息储备,从而提高运动员对比赛时各种信息的加工速度、准确性和应对困境的能力,增加运动员比赛战术运用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3.
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发球旋转判断过程中的神经心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发球旋转作为自变量,采用事件相关电位记录技术,采集被试的反应时和EEG。结果显示:运动员大脑信息加工的通路具有方向性且不可逆,视觉刺激信息沿枕—顶通路传导,国际健将组在枕区激活到顶区激活消退的时间短于二级组,为正确做出决策节省了时间;国际健将组左右半脑对视觉信息的加工表现出不对称性,国际健将组主要启用了右脑枕区资源;在发球判断过程中,国际健将组完成认知活动采用的是一种节省模式,表现为动用大脑枕区和顶区资源较少,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54.
中国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8所城市(6个地区)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中国青少年课间及午休活动方式选择、"1h"日锻炼计划、家庭作业耗时、校内外课余时间支配、周末及节假日活动安排、锻炼方法的适用性、体质测试的严整性、赛事举办频次、场地器材满足度、班主任及文化课教师的支持度等均存在明显的地区及年级差异;经济因素、政策因素、认识与方法、习惯养成、外部条件及课业压力是妨碍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参与行为的6个制约因素,它们带有鲜明的性别、年级、地缘位置、学校特色及地区差异性,其中,上海(华东)6个因素的制约力最弱,沈阳(东北)制约力最强;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参与优势比(OR)天津(华北)第一、沈阳(东北)第四、上海(华东)最差,这一事实确证了6个影响因素只是制约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参与的充分条件但非必要条件;研究发现影响青少年体育锻炼参与选择模型变量17个,影响力列前8位的依次为锻炼兴趣、锻炼动机、不同年级、体育奖、学校体育特色、健身的认识度、健身方法的适用性、体质测试的严整性。  相似文献   
55.
中国体育曾经步履蹒跚,中国体育曾被世界遗忘;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体育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赶超美国、俄罗斯2个超级体育强国,登上金牌榜(获51枚金牌)首席,演绎了一届"真正  相似文献   
56.
运动技能获得中的内隐学习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任杰  章建成 《体育科学》2000,20(4):75-77
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两种方式,它们平行发生并且相互独立,内隐学习所获得的运动技能在环境变化多样,应激条件下以及在保持的时间上都有显著的优点,结论建议我们,在运动技能的训练中应为内隐学习创造更多的条件。  相似文献   
57.
知觉运动技能训练的国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综述法,从知觉运动技能训练研究的兴起与发展入手,对影响运动员知觉运动技能水平的视知觉“硬件”与“软件”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认为:运动员的视知觉硬件功能不是影响水平的显著指标,而对比赛情境中线索的利用能力、编码与回忆能力、视觉寻求的策略、期望与预期能力等软件因素,是影响运动员知觉技能水平的重要因素;指出了未来对这一课题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8.
运用生物反馈技术对中国击剑队选手进行放松与表象技能的训练结果表明,训练前后,反映放松技能变化的肌电、皮电、皮温、血流量值,均有显著差异;肌电图显示出不同剑种运动员的技战术特点。说明生物反馈技术对提高击剑运动员的放松与表象技能,具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59.
运动技能的内隐学习与分心练习—对应激的抵御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抵御应激对运动技能水平发挥的影响,研究以轨迹追踪任务为实验范式,将32名被试分4组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为期12d的练习,并比较了各组在两种应激条件下的测试结果。结果显示:对于复杂的操作任务,内隐学习比外显学习更有效。分心练习所获得运动技能较少受应激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运动心理学电视教学片的研制与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研制法,制作运动心理学电视教学片.教学片的内容突出可视性和心理技能训练;表达形式为字幕.教学效果显示,大多数学生持肯定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