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4篇
体育   32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 毫秒
31.
对太极推手运动发展中若干问题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推手经过20多年的坎坷发展,目前进入了发展低谷,如放任自流,将会使其再次流落民间。文章对太极推手比赛中大量出现的"顶牛"、"搂抱"等若干现象进行了重新诠释;为使太极推手突出技击、民族特色,规则需要切实改革;加强推手队伍的专业化,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以期促进太极推手运动的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32.
本文阐述了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校园体育文化的和谐与人文精神,及特色体育课程的设置,完善了高校体育健康教育体系。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各类体育文化活动,养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和科学体育锻炼方法,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理念,营造崇尚健康文化氛围,推动高校和谐人文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3.
文化生态视野下传统武术的生存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化生态指文化在一定的环境下存在和发展的状态,传统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其生存和发展的文化生态空间不断发生嬗变.在传统武术生存的农耕文明实践舞台已经消失的今天,现代文明发展中个体肢体冲突及其安全意识的客观需要,现代生活方式中人们的健康需要,以及传统武术"情结"的文化交流、技艺传承需要,使传统武术仍然具有其他文化所无法取代的存在价值、生存理由及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4.
在全球化背景下,武术教育面临着两难的文化选择:是摆脱民族文化特色融入全球化道路,还是坚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创新和民族独立形式.武术曾在近代民族危机时刻成为强国强种的文化选择得以步入学校教育领地,经历了近代西方体育文化框架下武术教育的发展模式下的文化错位,武术教育冒着被强势文化和主流体育全球化“化掉”的危险,在强势文化和主流体育制定的全球化“标准”中艰难迈进,举步维艰.追溯传统与创新是全球化趋势下武术教育东方传统民族特色的文化选择,弘扬民族精神是武术教育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35.
通过对跆拳道"礼仪"文化及武德内涵的比较阐释,认为学校武术中武德礼仪教育存在着多种"缺位",是学校武术武德礼仪教育改革的羁绊。制订一套武德礼仪规范并在学校武术武德教育中严格施行,是当代武术武德教育改革的时代诉求。  相似文献   
36.
浙江农林大学顺应社会文明发展,积极建设适合时代需求的生态大学,在构建和谐生态大学与校园体育文化互动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了探索:校区预先“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生态校园环境设计、生态体育景观的硬件建设、新型生态体育课程的创设、多元课外校园生态化体育活动的构建。  相似文献   
37.
文化生态嬗变下传统武术的历史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用"文化生态"概念,将其引申到对传统武术的研究中来,是为了更好地讨论传统武术目前存在、发展的状态及其历史走向。文化生态嬗变下传统武术表现为多元历史走向:实践舞台的消失,传统武术的技击转向对个体生命的多元参照;生活方式的剧变,传统武术的健体趋向一种东方健身休闲式样;农耕土壤的摧毁,传统武术的传承作为一项民间"薪火相传"的文化交流媒介;竞技武术的挤压,传统武术的发展须与竞技武术统一、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8.
太平天国运动早期,以"大馆"聚众习武传播革命思想,"团营"筹备起义时以各种拳术、器械及武术辅助训练方法等军阵武艺提高战斗力;革命领袖倡武术、太平将领多高手,上自革命领袖、高级将领下至广大群众,包括妇女、儿童都积极参与武术训练,使其具有了极强的战斗力。太平天国运动早期武术起到了凝聚群众,传播革命思想,提高作战能力,粉碎清军及地方团练围剿的巨大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39.
"北京2008奥运会武术比赛"之后至武术入奥这段时期称之为"后奥运",在此相对较长的时段里武术发展应以普及与推广为首任,这是研究的逻辑起点。武术普及与推广应基于武术文化遗产挖整与保护的前提、武术整体与和谐发展的原则展开,前者确保传承无虞,后者为凝神聚力之策。鉴于"普及与推广"的基础性、大众性、公益性意指,研究着重撷取武术的学校教育、全民健身、旅游3个方面深入探讨,最后提出了构建"地域武术特区"的设想。  相似文献   
40.
传承与嬗变:中国武术传承的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武术历经千年而延绵不断的令人羡慕的生命力,是武术传承文化在延续其跳动的生命脉搏。师徒传承是历史上传统武术延绵不绝的主要生命形式,并至今存留在广大习武群落中,尤其在农村习武人群中;在武术进入学校教育后,产生了师生这种新的传承方式,学校武术教育正成为当代武术传承的文化主阵地;在进入21世纪的和谐、休闲时代,武术修身养性的功能价值得到空前放大。师徒、师生、师友的多元传承方式将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长期共存,各自承担的任务及其作用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