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97篇
科学研究   47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20篇
信息传播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爱的色彩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生命有色彩,爱也有色彩。生命中或美、或浓、或淡的颜色就是爱。爱——给我生命、给我力量。这便是爱的色彩。——题记  相似文献   
72.
李星  钟敏 《语文天地》2013,(2):30-31
在阅读文稿的过程中,常发现一些成语的用字错误,为了使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少犯这类错误,特写此文,以飨读者。错例正例错例正例吹毛求刺——吹毛求疵谈笑风声——谈笑风生脱化变质——蜕化变质穿流不息——川流不息  相似文献   
73.
诗性智慧是关于自由、尊严、灵魂和美的想象性智慧,正是有了这样一颗蕙质兰心,聆听着神性启示,才能带着希望、感恩、敬畏去生活去抒写,文字背后的精神和情怀才能抓住人心。这也是张晓风为我们提供的一种有价值的写作方式。  相似文献   
74.
新一轮课改正在进行,其目标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在此背景下,有效课堂的探索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关于有效课堂的策略、教学方法以及对教师的要求。  相似文献   
75.
李星 《宜宾学院学报》2011,(10):31-34,47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客观上加快了全球治理机制的改革步伐。G20在应对金融危机之时走上前台,并迅速实现机制化,这与经济相互依赖的加深、多极化进程的深化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密切相关。随着综合实力的提高和国际地位的上升,中国应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机制的改革和建设,推动G20机制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76.
王丹  段渭军  李星 《现代教育技术》2010,20(12):130-132
文章简要介绍SLOODLE的系统架构以及将SLOODLE应用到工科院校实验课程中的方式、面临的问题及优缺点,最后做出总结,并指出SLOODLE在教育中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7.
当前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缺失严重抑制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追求"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已成为课改的热点问题。文章分析了新课改下实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78.
网络发展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呈现出多元、混杂的格局,如何在高度网络化的高校校园内开展好宣传思想工作,做好正面舆论引导,形成风清气正的校园舆论氛围,已成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所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79.
2007年,日本新锐作家青山七惠的小说《一个人的好天气》讲述了"飞特族"的生活状态。近年来,中国也不断涌现出大量的"飞特族"群体并呈现不断升温的趋势。对中日两国"飞特族"群体的产生社会背景、存在人群的特点、心态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加深对两国"飞特族"群体的生存状态、价值观、人生观有更加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80.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是一种爱智的学问,它以人与世界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并注重历史性的批判和开放性的建构.而当代中国的哲学发展,尤其应在文本研究的基础上,提倡"大哲学",寻找新问题,建构新体系,以此来指导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