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5篇
科学研究   36篇
体育   6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01.
李洪涛 《下一代》2011,(12):19-19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已步入小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然而我们今天的学习与生活更需要英雄的精神。英雄是民族的精英、社会的脊梁、时代的楷模。无数英雄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更是教育鼓舞年轻一代的最生动教材。  相似文献   
102.
英语的功能是交际,交际就是运用,运用就意味着合作。新课改呼唤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目的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本人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对英语合作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103.
自主探究是一种全新的学生能力培养模式,它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意在让学生成才,张扬学生的个性,其实质在于"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索性,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实践证明,通过自主探究式学习,同学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实践经验也进一步丰富.  相似文献   
104.
邓小平同志第一次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从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上,确立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战略地位。通过对邓小平法治思想体系核心层、主体层、基础层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做出了邓小平同志是开辟了中国通向法治化道路的第一人的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105.
我院自1999~2000年在普通外科的18种手术与外伤的治疗中应用拉合胶布(Delpoer Strip,简称DP)粘合皮肤创口883例,此方法代替了传统的伤口缝合技术,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6.
谈高职院校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基础课是高职院校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性质决定了其教学任务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同时也决定了其教学方法必须创新。结合各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通过分析,归纳出法律基础课的“三实”教学法,即“案例实训法”、“模拟实验法”、“社会实践法”。  相似文献   
107.
随着时代的发展,天然气作为一种更加清洁的气源将逐渐成为城市的主要气源之一。伴随着西部大开发和西气东输的步伐,沿途以人工煤气为主要气源的各城市也迎来了天然气时代,在充分利用现有煤气设施的基础上可以加快沿途各城市天然气的普及速度,并能节约大笔的建设资金,但现有的煤气输配系统能否适应输送天然气的需要呢?为此我们以D市为例对要采取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8.
笔者对江苏省常州地区来自不同省市的646名大专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他们的应对方式特点、主观幸福感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1)大专生的应对方式以积极应对为主,女生比男生更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2)大专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性别、来源和学科性质均对总体幸福感水平没有显著影响;(3)积极应对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而消极应对与其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9.
李洪涛 《科教文汇》2010,(28):178-178,202
高等学校最主要的工作是教学,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协调统一的活动,教师的教完全是为了学生的学。在新形势下,高校应努力转变教学观念,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一切教学工作都为了学生,把学生放在工作的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10.
焊接是一种低成本、高科技连接材料的可靠工艺方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另外一种工艺比焊接更为广泛地应用于材料间的连接,并对所焊产品产生曼大的附加值。目前,焊接已不再是一种单纯意义上的加工技艺,它已发展成为集多种学科为一体的工程工艺科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焊接在未来工业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无法取代。浅要探讨了焊接技术的发展、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焊接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