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对山东体院以往举重专选课考核内容及方法的综合研究,借鉴其它体育院校的成功教学经验,认为山东体院举重专选课考核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平时考核、注重学生理论水平的培养,制定了具体考核内容,根据新体重级别的划分制定了新的考核标准。  相似文献   
12.
丰富武术散打技术的原则与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技术的进一步丰富是今后散打运动发展的趋势,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丰富散打技术并不是一味无限制地增加内容,而应遵循实用、难度、特色的原则,有选择地挖掘、继承、发展中华武术中的一些独特技法,并适当借鉴吸收世界其他搏击术中的优秀技术,从而使散打运动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使散打比赛更加精彩激烈,更具观赏性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文化学的角度对骑士、武士、侠士这三类特殊的历史人物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他们所承载的思想精神对各自民族产生的深刻文化影响,继而指出在当今时代,我们应对其文化内涵扬弃结合,将有助于构建一个和平、和谐发展的新世界。  相似文献   
14.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武术(散手)运营机制的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献资料法,分析了武术(散手)竞赛市场的现状,提出武术(散手)运营机制改革是武术(散手)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论述了根据运动卡特尔(sports cartel)建立武术(散手)职业运动联盟及其结构、基本框架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投壶"历史文化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历史文献、文物图片和古今专家学者的分析论述,对投壶按其发展脉络进行了历史文化渊源的追溯,认为它是汉民族中所流传的一项历史悠久却濒临灭绝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今国家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对投壶今后的发展进行了文化价值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从奥运会的文化传播功能看中华武术争进奥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代奥运会的化传播功能越来越明显。武术进入奥运会是武术及其所代表的中国化向全世界传播的最有效手段。根据目前武术两个项目的发展状况,套路应集中力量争取在2008年进入奥运会;而散打可采用迂回策略,先发展自己大规模的散打产业,等实力雄厚以后,再争取进入奥运会。  相似文献   
17.
就几种军事计谋─擒贼擒王、釜底抽薪、欲擒故纵、抛砖引玉、声东击西等在散手实战中的运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从竞赛规则角度增强散打比赛观赏性的改革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进一步增强散打比赛的精彩激烈程度,促进散打运动向更高水平发展,从竞赛规则角度出发,在限制无效抱缠、促进难新动作使用、缩短消极时间、改变团体计分几个方面,提出增强散打比赛观赏性的几点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武术创意产业的勃兴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论述当今创意产业大发展的时代背景基础上,分析了武术创意产业所包括的几个主要部分(武术创意影视产业、武术创意表演产业、武术创意竞赛产业、武术创意游戏产业)的发展状况,继而通过列举和分析创意产业发达国家的一些与武术创意产业相关的产业发展情况,指出我国武术创意产业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促进措施,并对武术创意产业今后的发展进行了总体展望.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山东省目前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五所高校的办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认为以上高校总体来说师资职称结构较为合理,但学历层次偏低;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还未形成自身特色,专业方向较为单一;毕业生就业渠道太窄,专业发展面临较大压力.指出各高校应通过各种手段大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学历层次,继续完善师资梯队建设;应加强对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的研究,做到全面与个性兼顾,国家和地方共存,鼓励突出学校特色和地方特色;应适当限制招生人数,并将提高学生技能、增强其综合竞争能力作为下一步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