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10篇
体育   80篇
综合类   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本研究采用实验法在高中体育教学和课外锻炼中实施契约学习法,验证此法对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运动技能学习、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等方面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高中生采用契约学习的效果均明显好于非契约学习,其中自我契约学习对男生的效果更好,女生则更适合多人契约的方式进行体育学习与锻炼;契约式体育学习有助于高中学生改善身体形态,控制其体重的增长,降低肥胖的发生几率,促进其身体良好发育;契约式体育学习还能有效地帮助高中生学习与掌握运动技能,且对女生的促进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2.
采用实验法在初中生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契约学习法,以验证此法对于提高学生体能水平、促进学生身体形态发育、增强学生技能水平和体育学习兴趣等方面的效果。实验结果支持研究假设,有效提高了初中学生的体育学习自导能力和体育锻炼的自我控制能力,实现了师生互动交流的良好体育学习和课外体育锻炼氛围,发展了相互尊重的师生及友伴关系,从而有助于形成体育教学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3.
通过探析美国SPARK课程中体育教师的角色,结合现代体育课堂,以期转变体育教师传统的角色定位,对我国体育教师重新进行角色定位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4.
利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运动领域进行的影响归因的各前因要素的研究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整理,旨在通过该研究梳理出影响体育运动领域归因的各前因因素,充分利用归因对情绪、个体后续行为产生的深远影响,为体育运动领域归因训练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5.
中小学生参与体育学习评价的元评价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针对中小学广大体育教师普遍存在"是否应该让中小学生参与体育学习评价"以及"中小学生是否具有评价能力"等困惑,对中小学生互评和自评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了相应的元评价实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学段的中小学生在评价他人所做动作质量上均有着明显的一致性,与教师的评价结果之间呈显著的中度相关,具有明显的评价主体一致性信度和评价结果一致性信度,中小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在体育学习评价中进行互评是可行的;不同学段学生的无意识自评结果与教师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信度,但这种一致性信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而有意识自评结果与教师评价结果的一致性信度均普遍低于无意识自评结果,因而在中小学阶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16.
在新课改背景下,我国小学体育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面对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可通过深化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以促进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从而缓解我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现状。美国SPARK课程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小学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17.
记得第一次接触SPARK,还是在2008年的2月14日。当时刚到美国访学才两周,便有一次机会前往小学看课。那是一堂由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班学生上的实习课,实习教师对课的设计,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以及课堂教学的组织,令我惊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在我的博客日记中记载了这堂“情人节的公开课”。正是在这堂课上,我听到了美国小学SPARK课程。直觉告诉我,这个SPARK课程一定给予了这位实习教师很大的帮助,它也一定对我国小学体育教师及其教学会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8.
汪晓赞 《体育教学》2009,(12):42-43
《内经》中的《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到:“是故百病之起,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标者。”“病有标本,治有逆从,……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者,是谓妄行。”在中医学中,“标”与“本”常用来说明病变过程中矛盾的主次关系,疾病发生的症状为“标”,病因和病机则常常为“本”。医生一旦掌握了疾病的“标”与“本”,就能分清主次,  相似文献   
119.
120.
目的 探析我国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发展等级、熟练程度与动作成分表现的现状,为儿童动作发展评估监测与运动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国东、中、西部14省市的11 480名3~10岁儿童进行基本运动技能测评,对其发展等级、掌握程度以及动作成分表现等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比较。结果 (1)中国儿童基本运动技能水平出现发展迟缓现象;(2)中国儿童基本运动技能熟练度普遍低于60%;(3)中国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动作成分失败率偏高;(4)中国儿童移动技能与操控技能发展失衡。结论 (1)中国儿童基本运动技能熟练度水平明显偏低,并出现发展迟缓现象,这可能与身体活动水平不足潜在减少基本运动技能的习得机会有关;(2)中国儿童由于上下肢配合、肢体双侧协调以及肌肉骨骼发育薄弱,从而导致基本运动技能关键动作成分发育受阻,难以突破动作发展“熟练度障碍”的束缚;(3)中国儿童操控技能发展迟缓明显,导致移动技能与操控技能发展失衡,并成为影响个体青少年时期体育参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