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59篇
科学研究   14篇
体育   30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校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级学校体育近3-5年发展状况进行了解。较全面分析了兵团学校体育的管理体制、学校体育教学、竞赛、训练、科研等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兵团学校体育的发展提出了对策,为兵团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为探寻兵团特殊行政体制和运行机制下兵团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状况,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方法,梳理了兵团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管理机构和实施机构的历史演变,总结成绩和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研究认为:体制是机构和规范的结合体,机构是体制的载体,规范是体制的核心,机构包括管理机构和实施机构。兵团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体制,在管理机构上是体育局与教育局合属办公,在实施机构上主要依附普通中小学业余体育训练。这种体制的优点是职能有机统一、精简效能。缺点是职能不清晰或不完整导致的行政不统一,缺乏相关规划和规范。提出巩固和完善兵团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及规范;稳步推进“师市合一”师级层面的运行机制;加强基层管理队伍和教练员队伍的专业化培养;打破兵团与地方制度性分割,理顺与地方体育管理部门的业务关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63.
64.
通过选取一系列反映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的典型性指标构建指标体系,评价全国31省市区的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结果表明:体育公共服务的城乡差异是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障碍,体育场馆设施服务是影响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因素,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65.
我国建筑工程企业合同管理上国家的宏观调控有待加强、缺乏专业的合同管理人员、企业对合同履行过程监管不到位,通过完善建筑业市场的宏观调控、培育现代化的合同管理团队、建立合同管理预警机制,提升企业合同管理水平,防范市场风险,增强建筑工程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66.
熊飞  邱菀华 《科学学研究》2006,24(Z1):132-137
本文总结了美国创业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介绍了美国创业学的教育课程,学术期刊,以及社会系统对创业学发展的支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发展创业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得出借鉴美国创业学发展经验中国应尽快建立创业学学科的结论,并进一步展望了创业学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7.
针对光伏电池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实验特点,为启发学生积极探索,以虚拟仿真实验对现有实验设备进行有效的补充,将理论分析与实际编程控制及调试完善很好结合,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和考评办法,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68.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许多高校抓住机遇大规模扩建改造老校区、新建新校区,并实现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由于诸多原因国家财政拨款和高校自筹收入不能满足高校基本建设对资金的需求,大多高校面临资金严重不足的困难,举借发展性负债已经成了各高校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主要来源,举债发展高等教育已成为高校的共识……本文旨在通过个案实证分析高校举借发展性负债及其财务风险问题,这对于合理用好发展性负债,并且在使用中树立风险、效率和发展意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9.
本文从生物化学和营养角度出发,阐述了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补充糖的必要性以及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0.
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大学生中的培养与树立,高校责无旁贷。高校应突破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行之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以课堂教学为阵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育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培育高雅校园文化,引领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教师师德为导向,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带动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社会实践为依托,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促使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