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39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4 毫秒
21.
人才聚集中自我冲突的消减与人才聚集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人才流动达到一定规模就会产生人才聚集现象,同时也会发生人才自我冲突,形成人才聚集的负效应,但若对冲突化解和消减得当,也会形成人才聚集的正效应。在分析人才聚集现象与人才聚集效应后,研究了在人才聚集过程中影响人才聚集现象向人才聚集效应转变的人才自我;中突的动因,并提出了化解和消减人才自我冲突的方式。  相似文献   
22.
知识扩散是影响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产生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在分析科技型人才聚集和知识扩散的基础上,构建出影响科技型人才聚集中知识扩散的指标体系,并建立相应的知识扩散场模型,认为通过适当提高要素值可增强科技型人才聚集中的知识扩散效果,且发现该扩散效果存在着“类周期”式增长规律,为促进科技型人才聚集下知识的有效扩散与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
知识螺旋模型自提出以来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不少,但大部分研究都有实用性不强的特点,且从人才聚集角度进行研究的成果较少。通过研究知识螺旋过程和人才聚集效应的相互作用,提出人才聚集效应下的知识螺旋过程模型,并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上海市人才聚集效应的实际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
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和提升与人才聚集环境密切相关,经济环境是科技型人才聚集的主要环境之一。文章在分析经济环境构成要素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产业集聚和风险投资等四个方面探讨了经济环境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提出了优化经济环境,促进人才聚集效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5.
在界定创新扩张概念的基础上,从人才聚集角度出发,以知识势差理论为依托,对知识创新扩张机制的基本内容、制约因素以及模型进行研究.认为,知识创新扩张是以一定的机制作为保证的;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知识创新扩张在人才聚集影响下呈波浪式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26.
在将制度距离分成三个维度的基础上,本文以178家中国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层级回归探究了管制距离、规范距离和认知距离对跨国公司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国际经验和社会资本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管制距离、规范距离和认知距离越远,中国跨国公司越难以在总部和东道国分支机构之间进行有效的知识转移;国际经验作为"距离桥接"变量,减弱了管制距离、规范距离和认知距离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社会资本减弱了管制距离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国际化程度较低的中国跨国公司在制度距离下提高知识转移效果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并为国际学术界提供来自于中国的证据。  相似文献   
27.
构建了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借助spss软件对我国31个省区的客观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影响其技术创新能力的三个因子:技术创新效率因子、技术创新扩散因子、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因子,并得出结论:我国各区域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弱不同;我国各省份大中型工业企业在技术创新效率、技术创新扩散、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三个方面的发展呈现不均衡状态;我国各省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严重不足.此研究为提高我国各省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8.
基于生态学的理论视角,结合熵权和物元可拓模型的相关理论,以山西为例,从生态学的角度构建人才聚集预警的指标体系,建立人才聚集预警熵权可拓模型,对山西省2006-2013年的人才预警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人才聚集处于中度预警状态,制度生态因子、社会生态因子、经济生态因子的推动作用促进山西省人才聚集预警度呈现转好的局面,但文化生态因子和教育生态因子却阻碍了人才聚集的平衡性发展,出现了向低等级转移的趋势。本文的研究为防止山西人才聚集的非经济现象更加突出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山西省人才聚集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29.
采用改进的SBM-DEA四阶段方法评估我国29个省(区、市)2006—2012年的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同时,对山西省的评估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虽然山西省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不高,但创新环境的改善速度高于全国和中部地区的平均水平;经济稳步上升、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支持力度大幅增强、产业结构改善、能源资源开发速度降低是山西省创新环境改善的根本原因;煤炭行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存在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0.
基于情景依赖数据包络模型的我国创意城市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创意城市的内涵选择投入产出指标,利用情境依赖数据包络分析法分析2014年19座创意城市的效率,并提出创意城市的治理战略。结果显示,(1)城市规模不是创意城市效率高低的关键因素,长沙、深圳和苏州位于效率最高层;(2)杭州市、大连市、南京市、宁波市分别是各分层中吸引力最高的城市;(3)青岛市、大连市、南京市、宁波市、天津市为各分层中进步力值最小的城市;(4)各层间的差距Level2到Level4的差距较小,创意产业呈现两极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