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54篇
科学研究   20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心目中的幼儿园应当是充满绿色的。在春天,毛茸茸的草坪上堆满孩子们的笑声,明媚的阳光从天空中飘飘洒洒地落在每一张稚嫩的小脸上,孩子们穿着鲜艳的衣裳,在绿色的映衬下,就像一朵一朵会移动的花。当他们嬉戏得疲乏了,走进宽敞明亮的教室,迎接他们的不仅有绿的门,绿的窗,绿色的桌椅和小床,还有香气四溢、沁人心脾的鲜花。在这些绿色之间,他  相似文献   
12.
环境哲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经济技术盲目发展造成人类生态环境危机的境况下产生的新兴哲学应用学科之一。环境哲学在以往人类经验与知识的基础上,全面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位置与价值,探讨人、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与自然环境发展的内在关系,力图构建一种全新的、更为科学的、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环境攸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促进人--自然--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论教师道德     
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要“在各行各业加强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的教育”.当前,在各行业开展的职业道德教育,对促进精神文明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我们对“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担负特别重要责任”的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研究,至今尚未引起教育部门和伦理学工作者的足够重视.本文试以马克思主义道德科学理论为指导,联系我国和国外教师道德的历史和现状,就这个问题作初步的探讨,以期引起有关方面和专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普及,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多种条件的相互配合。归纳起来,主要是四大条件,即成果转化的自身条件、成果转化的受体条件、成果转化的运行条件和成果转化的支撑条件。  相似文献   
15.
农业科研后劲,既关系着农业科研机构自身的活动,也关系着农业科研机构的服务职能。本文从人才结构、经费支持、经济创收和科研衔接方面针对此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16.
【引言】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又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去教育儿童。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道德状况及其引导对策——以上海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深入细致的社会调查,在了解和把握上海市流动人口的道德状况的基础上,就提高城市流动人口道德素质的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调查显示,夫妻关系和谐度较高,对婚前性行为较婚外恋宽容,择友时注重伦理因素,守时观念较强,有较高的公德意识,有一定的助人精神,注重赚钱手段的合道德性,环保意识强,看重才能、知识、成就等价值标志,有较强的集体观念,幸福观既有理想色彩又注重现实因素,这些都是上海市流动人口道德素质中的积极因素;而重人情,践行公德水平低,过于注重金钱而忽视德性、名誉和贡献等价值标志,是其道德素质中亟需提高的方面.具体到引导对策,在指导思想上应坚持四个相结合,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强社区道德建设,完善公共设施,加强行业自律和对流动人口的岗前职业道德培训,健全竞争机制,加强道德教育和法制建设,以进一步完善城市流动人口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8.
环境哲学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智慧之思。它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基础上,以全新的眼光来解释世界,把“自然-人-社会”看作是一个辨证发展的整体,提出了关于自然的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的新认知,“自然权利”本质上是人的环境权利,人具有积极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责任。环境哲学是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础,它要求人们从机械世界观转变为生态世界观,从人类个体主义转变为生态整体主义,从片面发展走向人-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培养复合型人才,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方案: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分级教学;改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20.
深生态学:一种新的环境价值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生态学是西方环境伦理学的一种新的范型。文章分析了深生态学产生的社会思想背景,浅生态学运动和深生态学运动的区别;论述了深生态学的最高规范和基本原则,深生态学对现代环境价值观念的贡献及其认识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