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47篇
综合类   1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达尔文的伟大是超越时代的。读过他的著作,你会发现,恩格斯、尼采、叔本华、弗洛伊德乃至近现代一大批文化人类学家论述的不少问题在达尔文那里都已论述过或至少已经发端。无疑,后代许多学者都受到过他的思想的启迪。本文涉及的“性选择”这一重要概念也是达尔文首先提出来的。 我们认为:竞技活动最早便产生于这种为实现性选择的雄  相似文献   
22.
程大力 《体育学刊》2013,20(1):6-13
中国传统艺术体系中舞蹈是最为不发达的,但是这种表达思想情感最原始与最本能的身体方式没有消失,而是潜入其它文化形态中,以一种综合的方式存在,武术套路就是这样的形式之一.这是传统武术具有套路形式和现代竞技套路出现的最重要的文化历史原因.套路给武术带来了新内容,但也造成了相当的不适.要避免这种不适,并谋求新发展,套路武术应该更大程度脱离武术而靠拢艺术,并明确以“武术舞蹈”的名称代替“武术套路”.武术舞蹈,是我们民族特殊的舞蹈种类,是我们民族对世界的又一大文化贡献.  相似文献   
23.
明代清代,大批基督教传教士进入中国在民间传教,在中国皇帝身边行走任职,所谓“西学东渐”实际上已经开始,中国人就应该初步认识到了与我们文化不同的西方文化的存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时期,对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不同的认识,应该说已经较为明晰;而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主张全盘西化者和弘扬国粹者已经是势如水火,营垒分明,对两种文化的不同,认识已经相当深刻和具体。而马可·波罗生动形象地向西方人描述了一个与他们的文化或文明截然不同的另一种文化或文明的具象和实体存在;康德、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等,则已经开始涉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同的更深  相似文献   
24.
真实存在的少林寺的习武,在清代已经偃旗息鼓;清代甚嚣尘上的少林寺,实际上是天地会的旗帜与号召;天地会因需要必然习武,天地会所习当然是“少林武术”;天地会无处不在,所以是“天下功夫出少林”;明末真实的内家拳早已失传,清代的少林与内家之争,实则是天地会与清王朝的舆论战。  相似文献   
25.
体育教学设计是体育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近10年来的体育教学设计研究总体情况进行了总结,着重就体育教学设计的概念、研究的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今后体育教学设计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6.
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奥林匹克精神的基本内容,以及奥林匹克精神与古希腊文化乃至于西方文化基本精神的关系。 一、奥林匹克竞技的产生与古希腊的生态类型相关连。古奥运会体现的竞争意识,是古希腊民族精神的象征。 二、古希腊民主制度所保障的公民间的平等,是奥林匹克竞技运动开展的前提。斯巴达人的胜利与奥林匹克精神背道而驰。 三、竞争说到底是自由的问题。竞技运动为人的自由和创造展开了无限的前景。奥林匹克运动与酒神精神密切相关。 四、古奥运会把个人与国家荣誉结合在一起。“自由国家”观念和“神圣休战”已蕴含着放大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更大范围与规模和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7.
全球化与本土化到底孰优孰劣?全球化究竟是现代化还是西方化?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学术界正在激烈争论的两个热门话题。第一个问题的讨论实际上已经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即便是本土化、民族化的最坚定的主张者,也无法否认全球化的实际存在和不可逆转。显然,全球化已经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历史大趋势。但第二个问题呢?全球化究竟是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文明的一次总体整合?是信息时代空间距离和阻隔的消失世界变成了地  相似文献   
28.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和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建人之一的陈独秀,一直提倡体育活动,并且非常重视对体育和体育教育的研究。在他对体育问题的论述中,有着许多真知灼见,并初步形成体系。他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思想极为活跃的时代,近代西方各种思想学说,被竞相介绍入中国,各种思想流派之间,新旧思想之间,斗争异常激烈。产生于斯发展于斯的陈独秀的思想主张,并不是突然形成的,在思想碰撞的大潮中也不可能始终一成不变。陈独秀  相似文献   
29.
侠客是古代中国特有的一种社会角色,武术是侠客之所以为侠客的身份标志之一,又是侠客行侠仗义的必备手段。侠客和侠义精神既是民众一种于人格的自塑追求,又是一种于英雄的欣赏心理。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对武侠小说展开了分析与论述,指出武侠小说是一种成人童话,更是一种弱者文学。而中国人更需要的是练武术,而非沉迷于武侠小说的童话世界。  相似文献   
30.
战争是暴力冲突的最高形式,武术是一种暴力手段,中国武术发展为博大精深、千枝百蔓,军事目的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但值得注意的是,军事目的既非中国武术形成的唯一原因,也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文章对武术与军事的密切关联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武术的绝大部分内容不是用于战争,而是用于私斗,对中国武术的发展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