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59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24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一、抄中学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其实这话也就是告诉我们:没有积累是无法写出好的习作来的.于是,我在班里成立了图书角,收集了大量的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供学生阅读,每次写作之前,我都要先帮助学生审清题意,弄清题目要求写什么的基础上,让他们在课外书上寻找一篇内容相关的作文抄下来,然后,要求他们把自己认为写得较好的词、句、段用红笔标出来,有能力评点的可以恰当的作一些评点,在习作课上推荐给全班同学,然后再由全班同学来评一评谁抄的作文符合本次作文的要求,谁抄的作文选材最新颖,谁抄的作文词句最优美,评出最优秀的作文贴在墙报上,并对这些同学进行奖励.  相似文献   
12.
与广告创意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相联系,案例教学法已成为《广告创意》课程中最主要的教学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在《广告创意》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主动性、有效性,本文结合具体广告案例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明确了案例及案例教学法的涵义,然后分析了案例教学法的优势,最后阐述了案例教学法的组织过程。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最美好的未来和谐社会,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但是,倘若我们奉行原教旨主义,在不明白中国国情的前提下,机械设计共产主义蓝图,就会导致社会冲突的加剧,并且背离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宗旨。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使学生社会文化素质较快的形成和发展,还能保证学生较好地适应环境,赢得生活的成功.初中物理教学要实施素质教育,应该很好的结合教学内容,通过科学有效的途径,提高学生的智力因素,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目前正处在转型时期,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应抓住这一契机,在保持相对独立的前提下,加强相互间的良好合作,共同促进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鉴定人补充审判法官所缺乏之专门知识,使其易于行使正当之判断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其出具的鉴定意见之中,而鉴定意见的可靠性就是鉴定的基本价值所在。但在司法实践中,虚假司法鉴定的现象屡见不鲜,给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对如何避免虚假鉴定意见的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2002年2月,我国冰上健儿在美国盐湖城第19届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中夺得两枚金牌,实现了中国冰雪界几代人梦寐以求的愿望——中国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这一成绩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表扬,受到国家体育总局的嘉奖。成绩固然可喜可庆,但是作为职能部门从事业发展、队伍建设的角度看,确有许多教训值得反思,许多经验值得总结。  相似文献   
18.
红色的日历又撕去了一页,飘悠在没有方向的风里。笑脸与泪水,叹息和幻想,都在岁月的年轮上定格,现实总是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地将我拉上一个陌生的港口。十九岁的我,舟行何处? 十九岁,对于早熟的古人来说,已是成大功立大业的时  相似文献   
19.
儿时的记忆     
肖天旭 《师道》2002,(4):45
小时候,我在江西赣州一所农村小学念书。教室坐落在江边大榕树下的一间破庙里,窗户很小,几根栅栏横封着,没有玻璃。天晴的时候,阳光从天花板上的几片明瓦中斜射下来,给阴暗的教室增添了几分亮色。但是,一到阴雨天可就麻烦了,不光教室黑沉沉的,而且,还东一点西一点地漏雨,地面凹凸不平,雨水郁积在地面上就形成了一个又  相似文献   
20.
肖天昳 《新读写》2021,(4):38-39
【新命题】情境聚焦: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映了一部纪录片《火车进站》,人们面对影像露出了惊讶的表情,甚至有人想躲开屏幕里疾驰而来的火车,人们排斥电影;1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在B站、抖音等视频平台中流连忘返,甚至沉迷其中无法自拔。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和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