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3篇
体育   43篇
综合类   10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基于近5届奥运会跆拳道项目奖牌分布、东京奥运周期跆拳道世锦赛成绩及奥运积分排名,分析世界跆拳道竞技格局,提出奥运延期背景下我国跆拳道项目备战策略。认为:东京奥运周期,亚洲跆拳道领先地位依然稳固,欧洲与亚洲的实力差距逐渐缩小,美洲跆拳道实力下降,非洲跆拳道发展较快,大洋洲跆拳道水平落后;东京奥运会延期虽打乱了原有备战与赛事节奏,但也提供了充足的备战时间。提出:我国跆拳道项目应主动适应备战形势变化;客观把握跆拳道项目竞技格局;深刻理解规则变化对竞技参赛的影响;准确研判重点对手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继续优化重点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科学做好伤病风险识别与预防等工作。  相似文献   
22.
38.速度素质运动素质之一.是指人体在神经系统支配下,以高能物质ATP、CP为主要能源,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速度素质是一种重要的基本运动素质.发展速度素质除对提高速度性运动项目的专项运动成绩具有直接的作用外,对于其它运动项目的短时耐力、某些复合素质亦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3.
导致中国女子竞技运动迅速发展的社会学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40年来,中国女子竞技运动的发展令世人瞩目,本文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数据分析,从社会学角度探讨这一势态引成的社会学因素,旨在为确保其健康、持续的发展提供社会学依据。导致中国女子竞技运动迅速发展的社会学主因素是:历史发展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精神品质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社会制度因素。  相似文献   
24.
在系统论和工程控制理论基础上,根据竞技运动参赛过程的工作环节及其细节,构建了竞技参赛结构框架、层次与要素。赛前参赛准备、赛中实战表现和赛后参赛整理是竞技参赛结构框架的主体。参赛信息募集、赛前状态诊断、赛前训练组织、参赛计划制订、参赛物品准备、选手竞技发挥、教练临场指挥、裁判竞赛评判、客观因素影响、赛后恢复训练、参赛结果评价和参赛工作总结12个二级要素及其三级要素构成了竞技参赛结构层次。竞技参赛结构及其要素清晰展现了竞技参赛内部构造及其要素的相互关联,可为教练员科学制订参赛方案,指挥和控制参赛过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5.
竞技参赛原则是参赛者在参加运动竞赛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是竞技参赛理论体系中极为重要的核心构成,对竞技参赛实践有着方向性的指导作用。以竞技参赛规律为依据,总结和概括优秀选手成功参赛的普遍经验和竞技体育科学研究的先进成果,作者提出并建立了由指导参赛者竞技行为规范的原则和指导参赛者获得理想竞技表现的原则所组成的竞技参赛原则体系。前者包括:诚信参赛原则、遵规守纪参赛原则、积极进取争胜求优原则和慎对伤病参赛原则;后者包括:适宜参赛目标原则、竞技状态调控优先原则、竞技能力优化组合原则、冗余备赛原则和因势应变参赛原则。  相似文献   
26.
众所周知,多年来,我国排球运动技、战术水平处于“进攻相对先进,防守相对落后”的状况。如何使后排防守水平迅速提高,始终是排坛体育科学工作者潜心探讨,教练员运动员致力深究的问题。近年来,随着运动心理学在体育实践中的广泛运用,人们日益感到:在比赛中,排球运动员防守起动反应能力的优劣,是影响个人防守技术与全队防守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迄今为止,有关排球运动员该方向的研究资料不多,尤其是结合排球运动的特点,探讨怎样使排球运动员起动反应能力提高及发挥的专题文献尚属少见,鉴于此况,本文采用“十进频率仪”和特制球场模拟板、无声启动器以及起动断电装置,从运动心理学角度设计实  相似文献   
27.
自77年排球规则改变以来,排球运动发生了极大变革。纵观国内外强队、主力队员平均身高逐届增高,弹跳能力逐年增强,攻防技术日臻完善。此况,导致了现代排球运动的攻防矛盾日趋尖锐,各队争衡,空前激烈。近年来的比赛证明:与赛双方无论向方,或因身材、素质不佳,或因某一技术粗劣,或因攻防战术简单,都  相似文献   
28.
为系统分析我国女子跆拳道项目备战第30届奥运会训练过程特点,整体归纳该项目训练过程控制成功经验,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女子跆拳道运动训练过程控制结构,采用克伦巴赫系数检验结构要素内部一致性。结论表明:女子跆拳道运动训练过程控制结构客观、合理,通过训练过程规划、训练过程实施和训练过程监控三大环节的重点要素清晰展现了该项目训练过程的工程控制特点,为该项目训练过程系统监控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9.
现代运动训练基本方法主要特点的多元性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运动训练基本方法是教练员科学完成具体训练任务的基本工具 ,是运动员科学提高运动成绩的基本手段。从方法论角度 ,对运动训练基本方法中的重复、间歇、持续、变换、循环、比赛、高原等 7种训练方法的结构因素与特点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0.
竞技运动处于一种内外联系和相互渗透的关系中,这种不断生成的状态和内在趋力,使得竞技运动与竞技体育在不同的语境中获得了不同的 含义,这种二者之间的非对称性与多元的差异性正是竞技体育本质之争的症结所在。解释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对事物的“理解”,并认为创造开放、多元、 宽容的解释空间,构建多维度的描述比单纯的定义更能接近事物的本质。基于这种思考,从解释学的角度论述我国竞技运动与竞技体育本质。研究认 为:竞技运动的本质主要是自然属性的具体体现,其中自然性是其存在的价值、运动性是其外显的维度,竞技性是其发展的动力;以此确定自然性、运 动性、竞技性作为竞技运动3 个基本维度的新诠释。而竞技体育本质主要是以竞技运动作为存在载体,通过其自然属性实现竞技体育的社会属性;其 中运动性是其存在的重要载体、社会性反映其发展的内在需求,组织性呈现其发展的各种形态;以此确定了运动性、社会性、组织性是理解竞技体育本 质的3 个基本维度。以上维度同时也解读了我国竞技运动与竞技体育的两者关系,从而能够在构成一种空间状态的整体上对相应的竞技体育事相进 行理解。作为竞技过程具有自然属性的竞技运动和凸显意义生成社会属性的竞技体育虽然有着不同的基础和呈现形式,但须臾不可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