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体育   23篇
综合类   1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为了明确运动认知、情绪及竞技水平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79名国家现役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运动认知和情绪对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存在显著的直接效应,且具有典型的预测效应,其中,运动认知对竞技水平还存在显著的间接性影响(0.241),情绪成为一个重要的调节变量。同时,在对运动认知和情绪对竞技水平的各路径分析中,仅社会期待焦虑未呈现显著性,其他各维度均表现出显著性的作用。为此,建议重视竞技运动中运动认知和情绪的作用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将认知和情绪作为运动员竞技水平的重要预测和控制变量。  相似文献   
22.
运动员竞技空间结构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空间学理论为研究主线,尝试对现代运动训练中关于竞技能力、竞技表现等热点问题进行新的定位与分析,引入“竞技行为”空间理念,通过假设,结合模型的方法,探讨三者有机构成关系,确立了竞技空间结构3G(globe)实体理论,与热衷于该领域的广大研究者商榷和探讨。  相似文献   
23.
摘要:为了更好的认识和推动中国运动训练学学科的发展,使其在经历知识引入、学科构建、问题论争为时代特点的发展之后,更快的步入学科“共时态压缩”轨道。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及逻辑思辨等方法,对中国运动训练学的学科内容、研究范式及知识建构三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得出以下结论:1) 在学科内容上,实现从“体系构建”向“问题关注”并由“问题关注”向“问题间关注”的转型;2) 在研究范式上,实现从“描述性研究”向“实验性研究”并由“实验性研究”向“解释性研究”的转型; 3) 在知识建构上,实现从“学科嫁接”向“学科联姻”并由“学科联姻”向“学科内生”化方向的转型;4)中国运动训练学的转型应是双重的,单纯的“历时态”发展轨迹不利用中国运动训练学的“引领化”发展。  相似文献   
24.
中国作为体育强国的现实差距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已成为体育大国,如何实现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成为新时期的重要课题和目标.为此,首先对体育强国进行理论界定和评估构想分析,使其能够站在客观和量化的角度进行比较,接着对中国作为体育强国的现实差距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体育强国的4大板块支撑系统作为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5.
大赛备战期间男子花剑优秀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男子花剑运动员大赛备战期间血红蛋白(HB)、肌酸激酶(CK)、血尿素(Bu)、睾酮(T)、皮质醇(C)的变化规律,以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选择广东省男子花剑运动员9人,在不同训练阶段结束后次日晨7:30~8:00抽取肘静脉血,进行各个指标的测试.4周后HB与基础值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K比赛前后变化具有显著性(P<0.05);BU在训练期间变化无显著性;T 8周后变化具有显著性(P<0.05),比赛前后变化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C变化无显著性.HB、T随运动负荷的递增而下降,随运动负荷的减少而回升,其中T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CK对肌肉的训练负荷最为敏感;从生化指标的变化反映了整个训练期花剑运动员出现3个运动性疲劳期.  相似文献   
26.
摘要:面对原有社会结构的拆分和重组,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需要在多重张力下确立基本方向和路径,使其能够在文化多元时代的冲击下依然焕发生机、持续稳定的传承与发展。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其保护的动员和策略进行探究,研究认为:传承保护正成为我国民俗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的进阶和程式,也是繁荣民俗民间休闲文化活动的重要路径。不断加强对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肩负着繁荣我国末端体育载体,健全全民健身内容体系及健康中国战略多方位实施的责任。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动因主要包括现代社会的冲击、传承方式的式微、传承规制的薄弱等3个方面,并认为“原生态”的回归和主线作用是保护的基本准则,“遵从发展”是路径选择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27.
学校体育对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针对当前学校体育教学中体质健康促进的缺失性问题,提出了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若干理论思考,研究认为,首先,健康促进模式应重在实在,提高学校健康促进模式的有效性;课程设计应以体育教学项目为切入点,也就是说,我们应当注重体育项目的本身特点并进行有效分组;其次,应从健康促进评估的角度加强多维度建设(如短期效应,中期效应和长期效益);再次,就体质健康标准而言,应注重指标的选择,即体现不同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最后,应建立相应的政策以保障和提高学校体育教学中健康促进的实施,并藉此希望能够与广大同仁探讨和商榷。  相似文献   
28.
在参照《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数据库基础上,对我国体育从业人员人文素质从道德素质、法律素质、文史哲素质、科学素质、审美素质、环保素质6个维度进行调查研究,并就结构性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各维度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及不均衡现象,文史哲素质及科学素质等对体育从业人员的人文素质具有较大的贡献作用,在不同结构性因素的路径分析当中,经济水平及学历等对人文素质起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我国专业运动员社会自我结构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专业运动员社会自我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专业运动员社会自我结构是由家庭地位、人际威信、团体地位、师徒关系、陌生人关系、异性队友关系、角色认知、角色体验、角色调节9个因素构成;2)根据结构方程原理,构建了专业运动员社会自我结构关联模型,发现该9个因素对运动员社会自我作用的直接效应大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影响效应的大小分别为:家庭地位(0.58)、人际威信(0.64)、团体地位(0.67)、师徒关系(0.73)、异性队友关系(0.52)、陌生人关系(0.57)、角色认知(0.62)、角色体验(0.63)、角色调节(0.59),其中,师徒关系对专业运动员社会自我的直接效应最大;3)不同性别、不同运动技术等级、不同运动项目的专业运动员社会自我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我国不同性别、运动技术等级的运动员社会自我平均水平参数表并划分4个等级.  相似文献   
30.
新规则实施后我国摔跤项目体能训练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资料、现场调查和录像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新规则下摔跤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思路进行探讨,从实战的角度结合项目制胜规律和现代体能训练理念,对该项目的体能训练特征进行了诠释,以谋求为广大的摔跤教练员和运动员拓宽体能训练思路,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