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9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1.
邱岚  陈波  付素静  梅杰 《考试周刊》2013,(47):144-144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本文对新课程下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提高高师院校生物学专业的实验教学技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镇江市少年儿童健美操培训基地的90名7-12岁队员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参考有关少儿健美操、体操、艺术体操等项目启蒙训练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合理安排训练内容以及训练组合是运动员获得好成绩的前提。在启蒙训练中必须从少儿生理发育等特点出发,合理选择训练的方法和手段。同时还要克服现在少年儿童学生压力重,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文化培养所涉及到的抢时间问题,争取能够达到良好的事半功倍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生物新教材在松桃苗族自治县的适应情况,本文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松桃县四所高中的部分教师、学生进行调查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一些建议,包括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强师资培训;开发校本课程,弥补新教材的不足,等等。  相似文献   
14.
文章首先对模块化教学进行了概述,然后选取了铜仁市碧江区十所中学的51位生物教师进行了模块化教学意识的问卷调查,最后从学校搭建教学理论培训平台,提升模块化教学目标意识;学科组鼓励教研活动丰富化,提高教师资源模块化开发和利用意识;教师加强对教学文献研究等方面的关注,有利于模块化教学的实施和评价三个方面对加强中学生物教师模块化教学意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师范生的有效培养对高校的发展及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是实现与基础教育学校间互融和缩短师范生进入职业期适应期的前提。立足于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提出了有效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反推师范生应培养的四维度素养,即品质、文化、技能、意识;依托微格教学实践进行师范生素养的培养,从而实现师范生向有效教师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为确保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美国、日本和新加坡致力于国家政策、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创新,剖析三国的基础教育便可以得知,三国在教育目标取向、教育举措等方面各有侧重,通过对比有助于把握各国基础教育的特色,最后归纳提出"双理论"指导下以人为本理念的践行、"双方向"指引下教育目标的实现及"双举措"驱动下基础教育课程教学及内容的创新三个方面的启示,为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质量作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刘君尧  邱岚 《大众科技》2009,(9):39-39,19
在介绍了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原理的基础上,应用该网络进行函数逼近的实现,并探讨散步常数的选取对逼近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邱岚 《体育世界》2008,(7):14-15
现今各高校为丰富大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纷纷开设了课外体育俱乐活动。但有时学生的锻炼效果不是很好,情绪不高,积极参与性不强,特别是对女生而言。而开设课外健美操俱乐部活动,把减肥、健身、塑形这些女大学生关注的问题放在首位,把大学生的课外活动情绪充分调动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江苏科技大学1-3年级学生参加课外健美操俱乐部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对其促进锻炼效果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9.
邱岚 《体育世界》2008,(10):31-33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随机抽样访问,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江苏科技大学的教职工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方面的情况,及参加体育活动的一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发现,绝大部分职工对体育健身持肯定态度,并对其有很高的期望,但实际上进行锻炼的人只有少数,影响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20.
苏童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新历史主义小说,与西方新历史主义理论之间存在或明晰或隐晦的关系,也许二者之间并没有直接关联,但之所以称其为"新历史主义小说",就在于这些小说体现出的一种颓败的历史意识,以及在这种历史的颓败中所凸显出的人类个体生命的意义,这是一种在新的历史意识中体现出的新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