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8篇
教育   3篇
体育   141篇
综合类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在学校体育学科中,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层面的目标系统:学校体育目标;体育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体育教学目标;学段教学目标;学年教学目标;学期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体育课目标等。这些目标均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但这些目标的关系并不十分清晰,并相互交错,构成了比较复杂的目标大杂烩,从而造成理论体系上缺失及实践中的偏差,因此有必要对以上各目标及其关系进行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72.
什么是体育课程中“学生的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邵伟德 《体育教学》2008,(10):65-66
构建学生的主体性是近些年来我国教育理论界关注的重心,体育新课程的颁布也明确指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与指导思想,在理论上,体育课程与其它的学科课程的地位具有等同性,正因为体育课程与其它课程具有同等对话的基础,体育课程也同样存在着教育学科课程中共性的问题,以“学生为主体”的课题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学校体育界要讨论的话题,因此研究体育课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然而目前关于体育课程中学生的主体性问题的讨论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笔者认为有关学生主体性的表述尚有进一步探讨的余地。  相似文献   
173.
<正>心理健康目标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新出现的目标,与其说它是新目标,倒不如说它是新的表达词语,因为在过去的体育课目标中也包含了其中的部分内容,只是运用了不同的名词  相似文献   
174.
从学生注意力的角度探讨体育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一个人从众多的对象中选择出感兴趣的某种对象;"注意的集中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对象的强度与紧张度。而注意力涣散,主要表现在人的意志消沉、情绪急躁、厌烦、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75.
一、体育课程教学中运动技术教学特点 体育课程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这个特点首先决定了他们是有情感与意识的人类,而不是动物,在运动技术教学中应体现“人的特性”、“学生的主体意识”,并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其次,学生不是运动员,这一特点又决定了体育课程教学与运动训练的本质差异,不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他们都是业余选手、非正规地参与体育活动的群体,他们的身体基础条件较差、运动兴趣处于培养阶段。  相似文献   
176.
本文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位一体”目标中“享受乐趣”目标内涵及与其他目标之关系进行阐析,认为体育兴趣是运动乐趣的前提、运动乐趣是增强体质的动力、运动乐趣是锤炼意志的保障、享受乐趣是健全人格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