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42篇
综合类   27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综合运用文献、文物双重互证法等考察两汉时期军队的体能、技能训练体系。从《汉书·艺文志》所载“兵技巧”类书目入手,探讨两汉时期军事体育与战争形态、武器装备及军队训练的关系,其中“兵技巧”主要包含“习手足——军队的体能训练”“便器械——使用兵器的技能训练”“积机关——军事工程学领域的方法”三方面内容。两汉时期的“兵技巧”在军队体能训练和技能训练方面的特点和价值体现为:①引入手搏、剑道、蹴鞠等一系列身体活动作为“习手足”的训练手段与方法;②形成从民间到军队以弓射、骑射、弩射以及刀、剑、戟、矛为核心的“便器械”技能训练体系。两汉是中国古代战争和军事训练的重大变革时期,以车战和步战为主的中原军队必须面对北方游牧民族以骑射为主的新型战争,其军事体育和军事训练体系为在汉匈战争中取得最后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2.
运用数理统计法对1978年至1996年间的《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新民晚报》和《中国体育报》5家报纸的体育信息报道量的变化特点进行定量研究,同时结合文献资料法,总结出新时期报纸体育信息传播的规律。得出新时期报纸体育信息传播呈阶段性发展、体育信息报道量与体育运动的周期性规律呈互动关系等结论  相似文献   
33.
论"人文奥运"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回归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郝勤 《体育科学》2007,27(2):3-7
回顾并分析北京奥组委提出“人文奥运”理念的过程与语境,并分析评价3种解读文本的语义和内涵,指出“人文奥运”理念的解读应回到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与话语体系,其实质,就是回到“以人为本”的奥运理念上来,并以此来指导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人文奥运”实践。  相似文献   
34.
媒介体育:现代社会体育的拟态图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郭晴  郝勤 《体育科学》2006,26(5):21-24,32
以传播学经典理论为框架,探讨了现代社会体育与媒介结合的产物——媒介体育的内涵、产生背景,并援引符号学和批判学派的观点,对媒介体育的生产及本质进行了梳理与解读。结果认为,媒介体育是体育信息的媒介文化形态,传播工具与媒介技术的进步为体育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必要条件,体育新闻传播的制度化宣告体育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受众对大众媒介的依赖促使了媒介体育的生成;在文化工业时代背景下,媒介借助符号,通过营造话题、制造明星等手段,解构了现实的体育,建构了一个拟态的体育世界。媒介体育表现出真实性与超真实、历史性与去历史性、商业性、跨文化性、情感性及娱乐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35.
略论社会转型期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以传统的农牧业为背景,长期以来在培养藏民族优良的品质、强健的体魄和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在与现代体育文化的冲击与碰撞中,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社会转型期如何发展与创新,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农牧区建设等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文章就此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36.
通过体育实现个体意志培养和完善的“主观之道德律”,在动、斗人生观支配下的体育价值观与实践观,重视自然的体育方法观,构成了青年毛泽东体育思想的特色。毛泽东体育思想中的自觉意识和强人意识、融摄中西文化等思想在今天仍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7.
《奥运争光计划》是中国政府为了适应国内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顺应国际竞技体育发展趋势和规律,针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要求而制定的纲领性文件。第一个《奥运争光计划》(1994——2000年)出台于1995年7月6日,是针对1994年至2000年中国竞技体育发展而制定的计划。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这一《纲要》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新世纪开始以来,尤其是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后,应该重新制定2001年至2008年新的奥运争光计划。从目前情况看,这项工作滞后了。在2002年7月22日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制定新时期奥运争光计划”  相似文献   
38.
纵观世界宗教,除某些原始自然宗教外,大多数神学宗教是不能涵容强烈攻击行为的。佛教更是如此。但在中国佛教中却出现了有名的少林武术,这种现象是极其特殊的,这是由于,出于种种历史机缘和个人因素,中国佛教同武术文化之间发生了一种粘附性的双边关系:其一,创寺者跋陀及其弟子个人嗜武因素;其二,当时的阶级冲突因素;其三,少林僧助唐事件;其四,少林寺作为中国佛教禅宗发源地所提供的特殊宗教宽容因素。正是因为以上因索的整合作用和合力,导致了明清时期武术同佛教共同创造出了少林武术,形成了以少林拳和少林棍为核心的武术拳械技术体系。但是,中国武术同佛教理论还没有发展为日本武道那样的禅武内涵性融合,这是今后中国少林武术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和方向。  相似文献   
39.
论文依据1919年以来百年间各个时期的主要体育史专著,考查了中国体育史中"中国古代体育史""中国近代体育史""中国现当代体育"和"世界体育史"话语的形成与史观范式的形成演进,指出由于中国近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需要和语境变化,形成了不同的体育史话语与研究范式,并对今天的体育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0.
在世界近现代体育发展浪潮中,同自身整个传统与历史命运一样,东方自身几千年来的体育传统与价值被迫中断萎缩。然而,当今以西方文化传统及工业文明为背景的、以竞技运动为主体并以奥运模式为最高形式的世界体育主流已然陷入由其本身固有缺陷所带来的危机与窘境之中。由此,当今世界开始发现并复归古老的东方体育价值。由中国印度及日本所代表的东方体育基本特征是人的生命潜力和身心潜能的内向开发与实现过程。它欲通过人的身心修炼来追求个体的、自我的、内在的生命价值与身心完善,以实现自我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