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02篇
综合类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功夫熊猫》对武术国际传播的文化启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功夫(武术)"与"熊猫"是中国文化的标示,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在世界传播的形象大使。《功夫熊猫》中众多的武术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点,是中西文化的差异和吸引力所在,因此,首先获得了国际传播的成功;其取材于中国元素,以武术为核心内容,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也使之顺利跨越国界,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可以认为,该片是传播中国功夫的武侠片。虽然该片并非完美无缺,但这一在国内外均能获得成功的普适性案例启示我们,武术文化的国际传播应该融合国外经典的文化元素,而且其传播圆心不一定要完全在国内,而应该是多元的。海外的传播之源可能会成为推动中国武术未来发展的核心动力。  相似文献   
32.
当代武术教育的文化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武术具有文化、体育属性,从而派生了武术的教育价值.武术教育是中国武术的百年大计,其文化定位问题又是武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武术教育的学科定位为人文学科,武术教育的价值定位为文化传承与艺术审美,武术教育的功能定位为道德教育与大众教育,武术教育的政策定位为文化自觉与国家力量.  相似文献   
33.
为了备战第13届亚运会散手比赛,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组织了科研小组,首次对国家散手集训队训练过程进行监控,旨在为教练员科学安排训练提供依据,探讨散手运动员训练监控方法与手段,为我国优秀散手运动队训练监控提供参考.研究过程采用科技服务跟踪测试的方法.  相似文献   
34.
中国散打队备战第13届亚运会前的生理生化监测手段与方法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采用文献资料、咨询、测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散打队备战第13届亚运会赛前近5个月的集训过程,进行生理生化指标的监测。结果表明,运用运动员比赛时的心率值、血乳酸值监测大强度训练课,能较好地控制运动强度;血色素等指标,能准确监测训练过程中的运动量和运动员的机能水平。  相似文献   
35.
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在现代社会,仿佛任何事物均可冠之以文化。然而,文化眼光却是一个独到的词组。冯骥才先生认为,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因此需要文化眼光。但是,文化眼光不是一般的目光,他必须具有文化意识和文化素  相似文献   
36.
我国优秀武术散手运动员身体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我国119名优秀武术散手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的测试,分析、探讨了不同级别、不同运动水平散手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点,并利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和逐步回归法,建立了武术散手运动员形态选材的计算机判别函数和体脂百分比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37.
运用交叉学科研究思路,引入标准化学科理论,考察武术标准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厘定武术标准、武术标准化、武术标准化水平等核心概念,提出武术标准化的研究和实践方法,构建武术标准化研究的体系框架,包括武术术语、技术、器械、服装、礼仪、场地、管理、段位、翻译标准化。  相似文献   
38.
武术杂志是武术传播的重要媒介,文章以《中华武术》为个案,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总结了武术杂志近30年来传播内容流变之缘起。研究认为,国家关于武术发展的方针政策深刻影响着武术杂志的武技传播内容;读者的需求引导着武术杂志的武技传播内容;武术杂志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迫使其不断变更武技传播内容;武术发展中的焦点事件促使武术杂志跟踪报道。  相似文献   
39.
文章从发展历程及栏目设置两方面对《中华武术》杂志自1982年创刊至2009年7月的27年发展脉络作了系统梳理。站在“武术传播内容流变”的角度,将杂志的27年发展历路划分成了四个阶段,即:1982年——1996年:挖掘整理社会武术,推广宣传竞技武术;1997年——1999年:竞技武术与社会武术并行,太极拳渐现峥嵘;2000年——2004年:太极拳法独领风骚,竞技散打一现昙华;2005年——2009年7月:社会武术兴盛,学术版应需而生。并在所划阶段的基础上,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拦目设置情况做了详尽的解析。有助于武术研究者们全面把握《中华武术》杂志的27年发展史。  相似文献   
40.
武术国际传播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法等对武术国际传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进行综述。认为,应大力发展奥运会之外的其他武术赛事,扩大武术在世界的影响力;平衡竞技武术套路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态势,为武术进入奥运会做好准备;应努力实现武术跨国现代远程教育,提升武术对外教学质量;积极寻求武术进入孔子学院的路径,加大武术的国际传播力度;应大胆突破武术国际传播现状,以武术文化的传播为核心;加大武术人才的培养力度,致力于武术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