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0篇
教育   3714篇
科学研究   467篇
各国文化   21篇
体育   256篇
综合类   120篇
文化理论   29篇
信息传播   50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338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334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305篇
  2008年   293篇
  2007年   337篇
  2006年   275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不用他用谁     
如你所知,我一直对张艺谋不太“感冒”.也不喜欢他导演的那些片子。《十面埋伏》满世界乱炒时,舆论硬逼着我看了几段.果真是“跑了一段路.接了几次吻.打了几段架”,从头到尾闪烁着不知所以然的光芒。当然,这有可能缘于我自己就是个没有脱离低级趣味.不纯粹也不高尚的人.对艺术更是一窍不通。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学生作文“假、大、空、废”现象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学生缺乏对社会生活的深层体验和切身感受。由于高考升学的压力,学生生活被死死的限制在学校与家庭这个狭窄的圈子里,这种机械、刻板、枯燥的生活使他们失去了感受社会、感受生活的许多机会。学生缺乏有效的阅读和写作训练。尤其进入高二、高三阶段,由于升学时间步步逼近,即使有阅读兴趣的同学课外也很少在涉猎作品,即使是课本上的文章,他们一般也很难读上两遍。不少学生认为:阅读感觉不到有什么效果,而多做题感到效果好,尤其多做理综题,高考可以多拿分。不少教师对作文教…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南京市电脑体育彩票市场消费者的基本构成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体彩消费者的年龄是以21岁到40岁为主要消费群体;职业特征是以工人群体人数比例最高;彩民中大部分人的学历层次并不高;彩票消费者的男性人数要大大多于女性人数;彩票消费者中仍以南京市常住人口为主体。  相似文献   
14.
今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题中最后一道压轴题(第22题)为代数证明题,目前,很多刊出答案多为代数证明方法,比较抽象、繁杂.下面  相似文献   
15.
爱国主义教育要作为一根红线,贯串于一系列教育之中。小学语文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教师不必作满堂灌的说教,而是善于指导学生通过品词晶句、创造情境、加强朗读、联系实际等灵活多样的方法,使学生受到思想感情的熏陶,从而得到教育的目的,效果可相得益彰。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卜帮民 《山西体育科技》2006,26(1):138-140,137
采用专家访谈,现场观察,亲身经历与一些数据统计对比等方法,结合十运会。对我省参加十运动会的乒乓球女队主力队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省乒乓球女队有很大的潜能和上升空间,只要抓好管理,重视心理训练,我省乒乓球女队一定能在第十一届全运动会或08年奥运会上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7.
18.
法律行为的原因是法律行为所具有的法律效果之外的权利义务状态,是当事人从事财产给付行为所要达到的交易目的,不能以法律行为本身的法律效果来说明法律行为的原因。法律行为的原因与无因行为的“因”是同一概念,都是行为人所要达到的交易目的。标的与内容是同一概念,标的、合意与原因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19.
在那篱笆外     
~~在那篱笆外@钱建隆 @夏国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