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2篇
教育   62篇
科学研究   14篇
体育   29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军国民教育与中国近代体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军国民教育顺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在振奋民族精神、抵御外侮中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孕育和促进了近代体育的发展和普及,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改革和改变了传统的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42.
培育创造思维造就创新型体育人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创新型体育人才之培养需要创造性思维,创造思维是创新型体育人才的必备条件,良好的创造个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体育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创新型体育高级人才之重任,为社会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是体育高等院校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43.
大学章程是表达大学本质的一种大学制度现象,制定和实施新的大学章程,实质上是一场大学制度的变迁过程。基于宏大历史叙事的视角,审视西方大学章程的制度变迁功能,溯源大学章程从中世纪到近现代的历史演变历程,可以把其分为学者组织法人制度的确立、校长权力(自治)制度的演变和大学委员会制度三个变革维度,这三者相互交叉融合,又各有侧重。中世纪早期的大学,学者组织法人制度具有习俗、契约、自洽的功能;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的大学,大学校长权力(自治)制度起着法治、约束、强化的作用;现代大学委员会制度则带来了创新、适应和发展。  相似文献   
44.
探索实施职业教育的新途径--网络职业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网络教育学习方式入手,通过对国内外网络职业教育研究工作的现状分析,阐述了将网络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必要性以及构建网络职业教育体系的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45.
1985年国务院确定的我国技术市场的发展方针,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新的形势下,必须确立适应新形势的技术市场发展的新方针,这就是“保障、促进、创新、竞争”。  相似文献   
46.
陈晴 《文教资料》2008,(33):42-44
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在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进程中有其独特作用."老百姓"是个古老的词汇,在当代带有明显的歧视性.本文就"老百姓"称谓进行探源,列举遭致质疑的理论依据,并提出修正该词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47.
观察不仅是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途径,而且是智力发展的基石.本文通过对新的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索来谈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目的是通过这种模式的教学达到对学生良好观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从而促使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及意志品德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8.
通过对高职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动机及其元认知策略使用水平的调查发现,学习动机不同的学生在元认知策略的使用上也有很大不同。因此帮助学生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兴趣和自我效能感,能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元认知策略使用意识并提高他们的外语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49.
陈晴 《教学与管理》2012,(24):58-60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精华部分,它源于美国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但又把杜威的教育思想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活教育,为近现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今日之教育,怎么冲出"围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必要从陶行知的生活教  相似文献   
50.
“是孩子,就该有‘孩子气’”这一命题至少包含了这样两层意思:一是指孩子应具有与其年龄相适应的心理品质即“孩子气”,二是成人不应该压抑孩子的天性。本期所发的两篇文章,从不同的视角观照这一现象,都言之成理。然而对这个问题,恐怕还有不少话题可谈,譬如赵琳的文章中,渗透了做母亲的责任感,教育孩子可谓用心良苦,然而乖巧、早熟、有很强的自控能力这些个性心理特征,三四岁的幼儿是否能承受得了,或者说有没有必要让孩子承受,恐怕还是见仁见智。因此,我们的“家教面面观”栏目欢迎广大的读者朋友都来关注、参预这个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