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体育   48篇
综合类   5篇
  2015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1.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方法,对世界优秀速滑运动员人弯道和出弯道蹬冰技术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认为:在速度滑冰中双支撑阶段的重心速度大于单支撑蹬冰阶段;出弯道阶段速度大于人弯道阶段的速度;在一个单步中,无论是人弯阶段还是出弯阶段,右单步的支撑时间大于左单步,而这种时值的延长体现在单支撑阶段;出弯的步频明显大于人弯,步幅却小于人弯;人弯与出弯在步幅上的显著变化表现在单支撑蹬冰阶段的步长分量上。  相似文献   
12.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方法,对世界优秀速滑运动员入弯道和出弯道蹬冰技术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认为:在速度滑冰中双支撑阶段的重心速度大于单支撑蹬冰阶段;出弯道阶段速度大于入弯道阶段的速度;在一个单步中,无论是入弯阶段还是出弯阶段,右单步的支撑时间大于左单步,而这种时值的延长体现在单支撑阶段;出弯的步频明显大于入弯,步幅却小于入弯;入弯与出弯在步幅上的显著变化表现在单支撑蹬冰阶段的步长分量上。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克莱普冰刀与传统冰刀蹬冰机制的比较得出,克莱普冰刀蹬冰技术原理体现在通过提高踝关节的灵活性来改变下肢各关节的发力性质;通过冰刀结构的改变来揭示速滑蹬冰技术动作加速理论的适用条件。核心是提高踝关节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4.
优秀速滑运动员弯道蹬冰技术动作结构的模式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优秀速滑运动员弯道蹬冰技术动作结构的模式特征 ,对技术动作的诊断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运动生物力学方法从三维角度对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弯道蹬冰技术进行研究 ,认为 :步长间滑步长度和滑步宽度的组合应遵循 3.6∶1的原则 ;蹬冰过程中人体重心的纵向位移幅度明显大于横向 ,并非传统认识中的横向移动幅度大于纵向 ;优秀速滑运动员运用Clap式冰刀时的展膝程度并非传统认识上的充分伸直 ,而与采用传统冰刀时的展膝程度相似 ;提供了用起蹬条件作为判断和评价运动员蹬冰初始条件的方法 ,并推测了下肢关节的有效蹬伸范围  相似文献   
15.
运用3D技术从动态支撑方式的频幅组合模式对速滑速度的影响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得出:由低速向高速滑行时,在步频与步速关系中,动态支撑方式遵循定点支撑方式的变化规律;但在步长与步速关系中,动态支撑方式却与定点支撑方式相反的结果。在频幅组合与步速关系中,步频是影响步速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6.
通过影像测量方法,探讨了速滑姿势与能量输出之间的关系。结果认为:功率与步频和滑行姿势密切相关;在滑行同一距离项目中,输出功率总量决定水平相近的运动员之间成绩上的微小差异:绝对意义的低姿势只能是躯干保持水平位置,而相对意义的低姿势以发挥下肢蹬伸力量为前提;高的能量输出主要是通过大量的蹬伸做功而产生。  相似文献   
17.
优秀速滑运动员弯道蹬冰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运动生物力学的方法对世界优秀速滑运动员的弯道蹬冰技术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结果认为:优秀速滑运动员运用Clap式冰刀时的展膝程度并非传统认识上的充分伸直,而与采用传统冰刀时的展膝程度相似。蹬冰结束瞬间膝角在149.9°±6.63°~158.4°±4.83°之间。由此推测,Clap式冰刀与传统冰刀在下肢蹬伸技术动作上的差异并不是由膝关节所引起,可能与踝关节和髋关节蹬伸技术动作的改变有更大的关联性;提供了用起蹬条件作为判断和评价运动员蹬冰初始条件的方法,依此推测了下肢关节的有效蹬伸范围。  相似文献   
18.
运用3D技术对速度滑冰中频幅组合与步速关系进行了探讨,首次提出了在周期性项目中区分定点支撑方式与动态支撑方式的概念。分析得出.由低速向高速滑行时。在步频与步速关系中,动态支撑方式遵循定点支撑方式的变化规律;但在步长与步速关系中,动态支撑方式却有与定点支撑方式相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关于速滑直道蹬冰中重心位置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生物力学方法对速滑直道蹬冰过程中重心位置的动态变化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在水平面内(冰面),重心滑角随蹬伸过程的延续而逐渐减小,并且重心点内倾逐渐加大且向滑行方向前移.在矢状面内(滑行正侧面)蹬冰后期重心也明显前移.  相似文献   
20.
速度滑冰是一项周期性的运动。在直道滑行中,由于滑行距离的不同和滑行姿势、速度上的差异,滑行时间上的特点也势必存在不同之处。那么,它们具有哪些规律和特点?我国优秀选手滑跑节奏的现状如何?这种滑跑节奏是否处于最佳状态?本文以我国优秀速滑选手为对象,对在不同滑跑距离条件下滑行时间的特征进行分析,为改进我国直道滑行技术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