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体育   1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老年人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的变化,是衰老的重要表现。已知,内分泌系统所产生的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毫无例外地要与靶细胞中相应的受体相互作用后.才能产生各自的生物效应,唯其如此,衰老时受体系统的变化颇受重视。鉴于糖皮质激素(GC)是维持生命运动所必需的重要激素,以及靶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变化有可能影响靶细胞对GC的反应性,加之外周血白细胞又是一种不难得到的实验样品,为此,本文研究老年人外周血混合白细胞GR变化特征,并与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老年人作了比较,以此作为衰老受体学的起点,试图为运动抗衰老机制开辟受体学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业已确认,剧烈的体力活动和精神、情绪激动时都会使血浆儿茶酚胺含量升高。Galbo(1981)研究发现,以30%Vo_2max的强度运动时,血浆儿茶酚胺含量没有变化,尔后,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血浆中儿茶酚胺含量呈线性的增加,而儿茶酚胺中尤以去甲肾上腺素的增加幅度明显大于肾上腺素的增加幅度。冯美慈等(1985)报告中发现,体操运动员比赛后尿中去甲肾上腺素的排出量明显高于比赛前,而训练课后尿中儿茶酚胺的排出量也增加,比赛后与的排出量间无明显差别。冯氏还发现,比赛中发挥得较好的运动员,其尿中肾上腺素的排出量较低。陈吉棣等(1982)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骨骼肌纤维类型是体育科学研究中十分引人注目的课题之一。国外学者大量的研究材料表明,骨骼肌纤维类型百分组成与专项运动能力有明显的依存关系。在一些运动项目中,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百分组成特点是获得优异成绩的一个先决条件。所以,测定骨骼肌纤维类型百分组成在运动选材和运动训练中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提高运动竞技水平有很大的实用价值。然而,肌纤维类型的测定却未能广泛地应用到体育运动实践中去。这是因为当前采用的测定方法本身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脑啡肽(EK)的发现以及脑啡肽放射免疫测定(RIA)技术的确立,促使神经生物学和医药科学对脑啡肽研究的迅速发展。现已证明,脑啡肽不仅有镇痛和调节情绪的作用,而且具有各种各样正的或负的心理学行为效应,甚至与人的脑病有关。既然脑啡肽是具有如此广泛生理效应的一种神经介质,那么,在机体进行剧烈的肌肉活动时,是否对腩啡肽的含量有所影响,以及脑啡肽  相似文献   
15.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是利用原子核的磁性显示出复杂的化学剂混合物中原子核数量及情况的一种新技术。目前已成为无损伤性检测动物和人体代谢的新方法。道森(Dawson)等应用~(31)P核磁共振方法,在低温条件下,以离体蛙腓肠肌为研究对象,发现由于氧供应不足,肌肉中乳酸堆积,氢离子浓度增加,使肌肉中PH值下降(目前针刺肌肉活检取样证实安静肌肉中的PH值为6.9,剧烈的缺氧运动时可下降到6.3左右),导致肌肉疲劳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人血浆LEK的RIA测定法,用TG—ECDI—LEK背部皮内多点免疫家兔,得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ALS,工作稀度可达1:20,000,最小检出量5pg,多种肽类均无明显干扰,适用于血浆中检出微量LEK。作者用有效的样品抽提方法:快速冷分离出血浆,迅速的酸化及杆菌肽、抑肽酶等有效地防止了EK的降解,酸化血浆LEK被XAD—2树脂吸附和用水合甲醇洗脱。本法测定人血浆LEK平均为127.9±54pg/ml(m±S. E. M., n=61),范围45—200pg/ml。多种考验证明本法可靠。此法为循环中研究EK动力变化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从六十年代初开始广泛进行的肌纤维研究已走过了廿多年的路程。大量的工作使我们现在对肌纤维的类型、生理(包括电生理)、生化以及超微结构的特征都有了较深入的认识。为了有利大家对下面所讨论问题的理解,这里我们用简表将肌纤维的这些有关特征作一个概括(见表1)。运动训练研究人员对各专项运动员肌纤维的特点也作了不少研究。一般认为,  相似文献   
18.
疲劳问题是运动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化学的重要研究问题之一。运动性疲劳是指机体在体育运动中,由于长时间肌肉紧张活动而出现的一种状态。客观上表现为运动能力的下降,主观上伴有精神疲乏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往往是不符合机体疲劳产生的时间和程度的。根据疲劳抑制过程的不同,许多学者将疲劳分为中枢与外周两种既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类型,当机体进行短时间剧烈运动时所出现的疲劳,是以肌肉中三磷酸腺苷等能源物质消耗、血液中乳酸堆积等外周因素为主;而长时间中等强度的肌肉运动产生的疲劳则以中枢神经  相似文献   
19.
1972年戈立克应用针刺活检技术,对48名不同运动项目的优秀运动员与26名无训练者的股外肌和三角肌中肌纤维类型的横向比较研究发现,耐力运动员股外肌中慢肌纤维的百分组成占优势。嗣后,在杰出的长距离跑、自行车、划船以及越野滑雪等项目运动员的股外肌、腓肠肌或肱三头肌中慢肌纤维的百分率较高,短跑、跳跃和举重运动员的腿部肌肉中快肌纤维的百分率较高。这些研究结果,提示了运动员的主要肌群中两类肌纤维的配布与运动项目特点有明显的依从关系。由此引起了不同项目优秀运动员的肌纤维配布是先天遗传的,还是由于长时间专项训练所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