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9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朦胧诗和反思历史:演变规律的滥觞美国传媒学者约翰·内斯格在《传媒、社会、与公共性》一书中深刻指出,“无论是哪个时代,无论是什么条件,图书市场中的消费主力军永远是青少年。谁赢得了青少年,谁就占领了先机。”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步入了转型期。在经历了痛定思痛的伤痕文学之后,60  相似文献   
22.
香港散文家陈之藩先生上世纪60年代游历英国,以不惑之年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游学剑桥期间,遂成洋洋数十万言巨著《剑河倒影》,书中描摹剑桥风物,贵族传统极尽笔墨,洋溢着温情而又深厚的文化气息。仿佛真正的大学就是这种在传统与现代中生存的一个心灵家园。无独有偶,著名学者梁治平先生则在《柏拉图的天空》一书的感召下,只身一人前往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求经治学,写成系列随笔《高研院的四季》。两书我曾在两年前均拜读完毕。在前些日子我清扫书房,将两书重新找出,又再次仔细品完,仍有齿颊余香之感,不由得深有感触,大学精神、剑河倒影何…  相似文献   
23.
韩晗 《教育》2006,(11):50-50
自古以来,关于中国人的定性实在是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24.
对1907年之后1940年之前的中国早期话剧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的研究,既是当下研究的冷门,也是现代文学、现代文化研究领域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研究主题.1907年中国早期话剧形成之后,基督教文化对中国早期话剧文化形态、戏剧精神、审美特点等产生了诸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韩晗 《编辑之友》2021,(3):92-98
从历史的角度看,现代印刷技术与近代市民文学同时在中国出现,两者构成了生产工具与产品的关系.以文化产业为视角论说,现代印刷技术依靠推动文化权力的下放,并借助市民文学的传播,以技术介入的形式参与推进乡村城镇化、居民市民化与文化产业化进程,从而实现其启蒙价值.作为启蒙的动力之一,现代印刷技术可有效提升市民文学的启蒙作用,使得市民文学有着更广的传播空间与更多的接受群体,并在实践启蒙的过程中逐渐因产业化发展而形成一个庞大的文化产业体系,因此也推动了中国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与产业化,促进现代印刷技术与近代市民文学形成了双向启蒙的力量.  相似文献   
26.
正"书评人"应是"图书批评人",而非"图书赞扬人",书评人应该对一个文本有着自己的深刻见解、批判态度与怀疑精神——哪怕面对的是名家大师的经典著作。何为"书评人"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在《一个图书评论者》的自白中,曾对"书评人"(即"图书评论者",Book reviewer)有着如是犀利的描述:他们住  相似文献   
27.
韩晗 《出版广角》2011,(11):52-54
本研究论题拟以文艺刊物《夜莺》、商业女性期刊《玲珑》与文学社团同人刊物《狮吼》为样本性研究对象。在商业化、全球化与市场化的文化生产模式下,"古为今用"比"洋为中用"其实更具备文化土壤的优势。因此,与其在国外期刊业中寻找可资借鉴的出路,尚不如在百年前的经验教训中获得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28.
“80后写作”是指上个世纪80年代出生的青年作家群体的写作,他们现身文坛,大约是在上个世纪末。进入本世纪后,新作层出不穷,尤其是“新概念作文大赛”连续数年举办,推出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写手,使“80后”文学群体愈来愈壮观,在文坛内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使得“80后写作”成了当代文坛不可忽视的一个文学存在。“80后阵地”栏目的开设,是为了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80后”青年作家们的写作手法,更好地领悟文学知识,如果同学们对本版有好的建议或想法,欢迎提问和讨论:saibeiyaowang@163.com或写信到本杂志社与“80后阵地”联系。版主:塞北药王  相似文献   
29.
三毛是位奇女子,她天生就是个思想者,尚是童年,便开始将自己高悬在这个尘世的上空,冷眼相看生命之轻,看芸芸众生如何舍家弃子而追名逐利,迷失与苦痛仿佛便是童年三毛的全部.流浪、寻找是三毛生命的全部.“故乡”在召唤着她,在流浪中度过了她48年的光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人的悲剧性实质,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三毛之死,是“为了梦中的橄榄树”她要“流浪远方”,寻找属于她的精神家园——远方的故乡.  相似文献   
30.
韩晗 《家长》2023,(32):154-157
<正>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阅读与写作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培育学生良好的语文思维与语文素养的重要“两翼”,存在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遵循了知识的内在逻辑与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小学语文教育提高教学实效、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运用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促进学生综合读写能力的提升,助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