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7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7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进步幅度成绩评价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引用黑尔(Hale)的指数转换法,采用显性评价与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把学生的进步幅度成绩纳入体育成绩,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对实验组、对照组学生体育成绩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客观合理地将进步幅度成绩纳入体育成绩中,有利于学生产生目标取向,获得进步成就感,满足学生心理和情感需要,起到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和增强自信的作用。  相似文献   
72.
新近十年间崛起的都市报,在社会新闻方面以观点新锐、反应快捷、信息密集等,狂飙突进式地抢滩市场。报业规模每有扩展,促使经济报道变弱为强的探索愈以迫切。 自创刊后几年来,我们由单纯被动的经济报道,发展到以中原新  相似文献   
73.
商丘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王增文教授完成的国家古籍整理项目——《潘黄门集校注》,已于2002年2月由中州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它犹如一朵飘溢着书卷芳香的奇葩绽放在“中州名家集”的百花园中,悄然跻身于古典文学书林,走上魏晋南北朝文学教研工作者的案头,为广大的潘岳诗文爱好者带来了福音。  相似文献   
74.
人们很早就开始探索雪的性质,特别是近几十年,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对雪的性质有了进一步的研究,包括实验室雪样测试及与雪地车辆有关的测试与应用,在雪地交通方面无论是军事还是探险都取得了巨大进步。主要介绍雪作为一种黏弹性材料的机械特性研究情况以及与雪地交通有关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5.
释“步琴”     
敦煌本《舜子变》:“儿忆阿耶肠断,步琴席上安置。舜子抚琴中间,门前有一老人立地。”(《敦煌变文集》129)席是膝之音借。“步琴”一语,治敦煌字义者未闻有说,今试解释之。《尔雅·释乐》:“徒鼓瑟谓之步。”郝氏义疏:“步犹行也。《文选·乐府诗》注引歌录有《齐瑟行》。行即步之意也。”揆之以理,鼓琴亦未尝不可曰“步”,然施于本句则与文意不合。按:此“步”字当读为抱(音bu),训为抱持义,“步琴”即抱琴。李陵苏武执别词:“按离琴而膝上。”李颀《听董大弹琴》:“日夕望君抱琴至”(《全唐诗》卷133,下同)。李白《山…  相似文献   
76.
一、单宋人词章里颇有用“单”字来描写女子眼睛美的语例。杜安世·浣溪沙:模样便宜掌上怜,云如双鬓玉如颜,身体轻妙眼儿单。(《全宋词》173页,下同)黄庭坚·江城子:省愁烦,泪休弹,哭损眼儿,不似旧时单。(406页)晁端礼·滴滴金:庞儿周正心儿得,眼儿单,鼻  相似文献   
77.
【他后】“他时后日”的省说。犹他日。《五灯会元》卷七雪峰义存神师:“他后如何即是?头曰:‘他后若欲播扬大教,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将来与我盖天盖地去’。”又卷十三云居道膺禅师:“他后有把茅盖头,忽有人问,如何祇对?”又卷十四普净常觉禅师:“汝于法有缘,他后济众人,莫测其量也。”又卷十五巴陵颢鉴禅师:“他后老僧忌日,只消举此三转语,足以报恩”。又卷十九龙门清远禅师:“他后悟去,方知今日曲折耳。”他后义并作他日、以后来解。亦云“他时后日”,卷七雪峰义存禅师:“每日床上坐,恰似七村里土地,他时后日魔魅人家男女去在。”又卷十六白兆圭禅师:“不可他时后日,门扇后,壁角头,自说大话儿”。按《汉语大词典》(一)1154页“他”字无此二条。  相似文献   
78.
刘武与梁苑     
汉初,梁孝王刘武因破七国之乱建功受赏,遂以都城睢阳为中心构筑起号称三百里之盛的梁苑。他招揽四方人才,在此游憩畋猎,宴集作赋,风雅一时。自汉以后,无数迁客骚人,羁旅游子慕名前来,凭吊梁苑遗址而采英撷华,缅怀文坛旧事,莫不寄意于翰藻而诉诸歌咏。影响所及,历久不衰。本文拟就这一问题略作  相似文献   
79.
两宋时期,上承唐诗、唐传奇和变文等作品多用民间口语的优良传统,以大量运用方言俗语为特征的白话文学方兴未艾。曾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方俗俚语迅速崛起,形成了和文言分庭抗礼之势。在市民讲唱的话本、儒家禅宗的语录和白话小说中,新词新义俯拾即是,顿令人目不暇接。传统认为,词是有宋一代文学正宗。但是,由于题材的横向开拓和风格的异彩纷呈,如果说文人学士们在作诗时尚难免“学究之气”的话,而他们在倚声填词时就不由得坦率恣肆起来。俚俗口语正好满足其在表达上的某些特殊需要。对于这类因时代方俗的  相似文献   
80.
从舆论学和传播学的角度来说,“公众话题”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新闻媒体所发布的诸多报道中,并非每条都能成为公众话题。一个新闻事件,能否成为一个时期、一定范围内公众关注的热点和议论纷纷的话题,是决定于多种条件的。一般来说,它需要具备重要性、典型性、独特性、轰动性以及对读者的贴近性(包括直接的贴近性和间接的贴近性,也就是与读者利益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