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教育   38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20世纪的中国现代文艺批评往往成为不同现代性范式相互争辩的一个重要场地.胡适等人以"中国的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运动"来界定自己发起的这场文学改革运动,但是这种自我期许并未得到学衡派的认同,学衡派认为胡、陈等人的运动秉承的是卢梭开启的浪漫主义传统,恰恰是对人文主义精神的颠覆."文白之争"鲜明地凸显了双方所秉持的不同的现代性范式的差异性.胡适等人的白话文理论对语言持一种完全的工具性的理解,力图将白话文打造成为一个全民通用的、书面语与口语一致的民族语言系统,即"国语",这个"国语"在胡适们的心目中,既是现代民族国家的标志与指标,也是推动国家工业化的重要工具.可以认为,胡适等人的"文学革命"运动是一场以国家工业化为追求目标的现代化运动,其秉持的基本文化精神乃是启蒙理性.而在学衡派那里,语言是艺术世界的构成物,也是特定文化习尚的表征,文言语体以及传统文学体式则是民族人文传统的一种积淀,在他们看来,这种人文传统与西方人文主义精神传统都是具有普世价值的人类文化的典范,因而他们力图维持这种人文传统的连续性,这恰恰体现出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现代性范式的某种特征.因此,尽管两方的立场看似争锋相对,但是,实际上双方都秉持着源自西方的现代性范式,而由于西方现代性范式自身的多元性,也使得中国的现代性也呈现出一种多元的格局,并在此后构成了中国现代性格局自身的紧张状态.  相似文献   
12.
车牌定位是智能交通管理中车牌识别的重要环节,文章首先对车辆图片进行预处理,先用自适应阈值的SUSAN算法获取车辆边缘,再根据数学形态学去除边缘图片中的噪音点和无关边缘,突出车牌区域的特征,最后根据水平扫描和投影法确定车牌位置。实验证明,该方法能有效定位含噪声点的车牌图片,定位准确。  相似文献   
13.
黄键  朱媛媛 《科教文汇》2012,(20):181-182
公共课是高职院校的主要课程之一,面对高职院校的"校企融合"、"工学结合"等改革的深入,"公共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改革思想也伴随产生。选项教学模式可以作为公共课改革的一种尝试在高职公共课中进行推广与普及。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当前写作理论研究中企图以主体考察来实现对写作行为本身的揭示的思路提出质疑,认为写作行为系统是一个适应性系统,其行为方式是由外在于它的目的与环境决定的,并据此提出由行为目的──物质形态的写作成品的研究入手去探索写作行为机理的理论思路。由于写作成品的“平面并合性”这一基本形态特征,导致了写作行为在语意层面上是一个作品语意系统的“搭建”过程,而在整个写作系统中,进行的则是一种多级表征并行的“开放式运行”。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现有的混合动力客车能耗评价方法——GB/T 19754-2005试验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单一工况当量能耗评价方法。即依据客车怠速、匀速、加速、减速不同工况的不同比例分布,求出其不同的能量消耗,再进行各能量消耗叠加,则可求出其总的燃油消耗量。  相似文献   
16.
模态测试技术是汽车结构动态设计与整车舒适性优化的重要方法。文章介绍了如何利用模态测试技术对汽车零部件的振动进行动态分析,通过试验获得了汽车车门的模态参数,并进行有效性验证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试验方法合理可靠,所获参数有效合理。  相似文献   
17.
八十年代以来,学术界对京派批评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某种思维惯性的影响,对京派批评与京派文学思想的理解仍充满矛盾与困惑,本文着重分析了这些矛盾与困惑,认为应从“自觉的审美批评”这一理论前提出发,更深入完整地把握京派批评自身的审美文化逻辑。  相似文献   
18.
STS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与社会(Society)的英文缩写。STS教育思想强调把科学教育与当前的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等紧密结合,使学生智力得到开发,劳动素质得到提高,参与意识得到增强,即培养出具有良好科学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9.
《新青年》作者选择林纾作为攻击的靶子,并不是因为对方是所谓“旧派”的代表,而是因为林纾是晚清以来融汇中西新旧文化的典范,《新青年》作者们力图建构林纾作为他者的镜像,一方面紧抓林纾旧派资格问题大做文章,同时也力图全面否定林纾译介西方小说的成就,《新青年》作者们将林纾从“亦新亦旧”的近代文化典范贬低为“不新不旧”的文化落伍者,在争论过程中,无论是《新青年》作者们还是林纾,都努力夺取“亦新亦旧”的文化制高点,而前者的胜利与后者的失势,则清晰地显示出,以《新青年》及其支持者为代表的现代新知识分子,成功地从晚清以来一直主导中国现代化潮流的新派士绅手中夺取了文化的主控权。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但在贯彻落实新课标、新理念时,笔者发现有些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还没落实到位,一些误区在“新课程理念”的掩饰下被老师带进了课堂。[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