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6篇
教育   673篇
科学研究   79篇
体育   70篇
综合类   98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笔者通过网络调查,指出乌鲁木齐市社区教育方面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也存在着各区社区教育工作发展不平衡、多数社区教育工作滞后等问题,并针对乌鲁木齐市社区教育的现状,围绕积极推进社区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对策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生物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依据高校生物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特点,新建地方高校生物类专业在目前的实践教学中,还存在着目标体系不完善、内容单调、实践教学条件薄弱、缺乏科研项目支撑等问题。因而,必须通过对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条件体系的科学构建来完善,并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其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3.
采用纳米包覆的方法用环糊精将退黑激素包覆于其纳米级环状孔中,制成干粉,再与豆粕(或大豆)的提取物--大豆异黄酮复配,得到了一种具有重要生理功能保健品,讨论了环糊精的类型、用量及溶剂对包埋率的影响,并对其复合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4.
西北地区的600名中小学教师对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了评价,对此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实施的相关调查结果表明:西北地区中小学教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评价持绝对肯定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5.
在当代中国发展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和谐发展理念始终贯穿其中.当代中国发展模式是一种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兼顾各方面发展的和谐发展模式,是全球化背景下自身和谐发展与促进世界和谐发展相统一的模式,是以人为本,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6.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教育的有益补充,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日益凸显其"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新文科"的提出、《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及《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发布推动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发展。通过教学实践探索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挖掘教材内部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教学内容,借助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环环相扣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07.
含受控源电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与实验技能,该文针对电路分析课程中的学习难点——含受控源电路,提出了一个设计性实验项目,内容包括电路设计、实验方法、EWB仿真、实验技巧与难点的讨论,以VCVS和CCVS为例给出了设计过程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8.
电路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电路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介绍了电路疑难辅助教学软件,并对其在二阶线性动态电路暂态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通过该软件的使用,能够节约课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9.
先秦两汉文献中载录了形形色色的侠客义士,在此后的历代史籍中均未有此类人物的记载.自汉以后,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侠客形象,唐代文人更有意识地创作了侠义小说,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极富正义感的侠客形象.与先秦两汉文献中的侠客义士相比,唐人侠义小说中的侠客来源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出身更为多样;更具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豪侠之气;其中出现了众多的侠女形象.  相似文献   
110.
人的本质问题是哲学上既古老又常青的永恒话题。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希腊德尔斐神庙前的石碑上刻着“认识你自己”的铭文。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哲学家们对于人的本质问题的认识很不统一,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既克服了以往哲学家们对这个问题(人的本质问题)理解的片面性,又揭示了本质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即人是能动与受动相统一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