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32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体育对外交往作为体育强国建设的五大战略任务之一,是助力体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标志性事业的重要突破口。以国际政治心理学为方法引领,对体育对外交往促进和平的作用进行理论剖析。研究认为,体育对外交往对于化解国家间“外交信任困境”具有重要作用,能够通过塑造国家间的内部知觉实现理解与共识;体育对外交往分为官方体育对外交往与民间体育对外交往,两种形式通过不同的功效与目标对传统外交的功能进行补足。通过国际政治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对我国体育对外交往实践进行剖析认为,我国民间体育对外交往囿于“定域”思维;体育对外交往缺少高知名度的全球性体育公共产品;体育国际话语权处于弱势地位;体育对外交往人才队伍无法满足“多轨道外交”需要;体育对外交往智库建设不充分。基于以上现实问题,提出后续的实践路径:完善体育对外交往的预演与评估机制;保证民间体育对外交往的间接性;建立“强体育弱外交”的体育对外交往模式;构建“输出兼输入”的体育对外交往实践路径;制定专门的体育对外交往指导文件。  相似文献   
22.
对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现状进行考察和研究,指出: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在促进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健身科学知识普及、促进社区和谐以及社区体育管理和体育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俱乐部在管理机制和运营模式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3.
建国 5 0年来 ,我国的学校体育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就整个学校体育的现有状况看 ,远远不能令人满意。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高层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体育的迅速发展。学校体育 ,教学为本 ,体育教学目标长期以“三基”教学为主 ,还是以“增强体质”为重的争执 ,导致目标摇摆不定 ,“二点论”或“不定论”。时至今日 ,学校体育的实际工作仍未真正摆脱盲目性和低效性的困扰。1 学校体育的现状在上海 6所重点大学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生的问卷中 ,“您最擅长的体育项目是什么 ?您能做出较高水平动作或取得什么样成绩 ?”结果 ,4 2 7%的女生选仰卧起坐 ,14 2 %选立定跳远 ,10 2 %选短跑 ,8 8%选实心球。 4 2 %的男生将身体素质项目作为首选。同样 ,把上海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与保健学科课程标准》游泳项目中“出发与转身 ,求生常识 :解脱 ,拖带与人工呼吸等”内容与高级中学、大学体育教材内容比没有什么不同。进一步比较 ,上海高级中学所用的课程标准与上海高校的教学大纲 ,专项项目内容、要求基本没有改变。从横向与纵向比较 ,可以得出现在的体育教育的二大特点 :浅近性与断裂性。小学一年级的立定跳远教学项目也...  相似文献   
24.
从“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三重视角,对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体育外交情况进行系统地梳理与理论反思,并分析了体育外交内涵、判断与分类等基本原理问题。研究认为:我国体育外交经历了“奥运外交”时期、“主场赛事”立体化外交时期、公共外交时期、“全面引领”时期4个历史时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体育外交实践。取得的成果有:体育外交捍卫了国家根本利益,树立了国际形象,提升了国际地位,彰显了我国和平发展思想;体育外交是我国融入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路径与方式,是新时代我国总体外交中的重要战略资源。积累的经验有:1)维护国家利益,服务国家外交战略;2)走中国特色体育外交道路;3)解放思想,勇于创新;4)凸显体育和平思想与价值。当前需要从4个方面推进我国体育外交工作:1)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推进我国体育外交战略谋划;2)从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使命探索体育外交运行机制改革;3)从社会治理思路建立民间体育外交管理机制;4)构建中国特色体育外交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5.
26.
关于学校体育"元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学校体育所处的大环境和学校体育现象、体育教学价值、学校体育理论、思想几方面进行分析,由于体育的多功能性而导致非学校体育因素泛滥,掩盖了学校体育教学属性主导地位,旨在澄清学校体育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27.
28.
探讨体育外交战略的概念、现实功用以及我国体育外交战略的历史脉络有助于彰显其在和平发展背景下特有的作用。体育外交战略具有契合时代背景、开辟外交战略新路径、实现国家利益的功用。从"台湾问题"上的外交博弈、新兴力量运动会的外交策略、中美乒乓外交的战略影响、北京奥运会的外交意义四个方面对我国体育外交战略的历史发展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9.
体育外交是我国总体外交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体育外交虽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少理论的提炼与构建,缺乏理论探索自觉,没有形成中国特色的体育外交理论体系。面对当前全球不确定性的格局,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战略目标,这就需要我国体育外交在新时代中展示新作为,体现新担当,贡献"中国智慧"。研究以国际关系理论中"中国学派"--"关系理论"作为逻辑视角,以中国传统文化智慧作为构建我国体育外交理论体系的主体,研究认为:(1)将"关系"核心作为体育外交理论体系的本体;(2)将"实践论"作为体育外交理论体系的认识论;(3)将"中庸辩证法"作为体育外交理论体系的方法论,从三个理论维度探索构建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0.
以乐宜高速公路五通桥连接线A合同岷江特大桥桩基础施工为实例,阐述大孔径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并详尽介绍桩基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