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98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35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学生党员的基层组织,是学生中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新形势下,开展学生党支部与其它类型党支部之间的"共建"活动,是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有效途径。"支部共建"活动要寻找支部建设切入点,抓住支部建设落脚点,探求与其他工作的结合点。做好"支部共建"活动对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2.
如果问教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需要做些什么?恐怕都会这样回答:要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要努力转变教育观念,要积极参加课程改革的实践。这样的回答无疑是正确的。可是,如果仅有这样笼统的认识而无具体的目标和切实的措施,特别是如果不清楚自己有无“改变难”的症结,“改变”就很容易落空。曾听某教师谈关于学习方式的新理念,什么主体性啦,个性化啦,  相似文献   
83.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这,已经成为国人高度的共识.正因为创新素质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最主要的素质,所以,我们的教育改革把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到了十分突出的高度.值得欣慰的是,在提升了它的高度的同时,也提升了人们的紧迫感.我们听到的最响亮的呼声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唤醒教师的创新意识,增强教师的创新能力,是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是的,似乎很难想像,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可是,有着特殊规律和特殊要求的教育,是要针对教育的现状确定教育的着力点的.  相似文献   
84.
在高中各学科教学当中,历史课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原因一方面在于课程改革向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很多地方将历史课融入社会学科范畴,使得任课教师感觉有失落感;另一方面,高中生对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不高,这种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想学的境况,使得高中历史教学出现了严重的危机。  相似文献   
85.
刘金生 《湖南教育》2002,(22):44-44
一、通过诵读品味诗的词句之妙。诗的感人力量、遣词造句之妙,都能从诵读中感悟出来。所以,通过诵读品味诗人的炼字炼句、体会诗人的感情是很重要的。例如《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前后两句的音调显然不一样。通过诵读,可以深入体会前一句的蔑视口气和后一句的豪迈感情。在“死”、“活”前都有停顿,就突出了两者性质的截然不同。“死”和“活”都是应该重读的,用来突出其表达效果。二、通过诵读理解诗的结构特点。诗歌的感染力在于它既有强烈的音乐性,又有丰富的…  相似文献   
86.
张雄  刘金生 《体育世界》2010,(11):118-120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根据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特点,结合当前学校体育教学现状,提出民族体育项目作为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意义,同时指出进行开发利用时应注重内容的选择和遵循的原则,并给出相应的教学方式。以供学界相应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7.
88.
89.
范例一发现天津程林中学高一孙合静生活像一个多彩的舞台,也像一个充满挑战的战场。在生活的赛场、战场上,处处都有失意。正处在失意中的我无精打采的,更加沉默了。于是,在住校的日子里便分外想家。好不容易回家的日子到了,放下  相似文献   
90.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新课程实验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例如表扬过滥的问题、误解“合作”的问题、学生“参与”表面化的问题、教师“主导”僵化的问题、对两极分化的理解问题、信息技术使用不当的问题等等。为保证课程改革能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目的,及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