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老师,我爱您     
怎么向爸爸妈妈汇报?我急得都快哭了。忽然,王老师的身影出现在教室门口,全班立即静了下来,大家都吃惊地看着王老师,只见她脸色苍白,冒着虚汗,脚步不稳地走到讲台前,费力地清了清嗓子,说:“同学们,咱们上复习课……”不知怎的,我的眼睛模糊了。老师像妈妈,更像我们的知心朋友。就说那次吧。那正好是深秋的一天,快放学的时候却下起了人们都说老师像妈妈,其实应该说:“老师不是妈妈,胜似妈妈!”记得一次期末考试前,各班的同学都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恰在这时,我们的班主任王老师病了。上课铃响了,别班的同学在老师的热心辅导下,认真地复习学…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呢?具体途径有三: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多年从事耐力跑教学,并结合生理特点,采用多种教法来培养学生锻炼兴趣,提高耐力。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人类所普遍具有的一种潜在的心理能力。创新精神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一种积极进取的富有成果性的意识形态。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下面就课堂教学中学生  相似文献   
15.
1活动背景 湿地是地球上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景观,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迁徙离不开湿地,因此湿地被称为“鸟类的乐园”;湿地具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能降解水中各种沉积物、化学污染物,因而又有“地球之肾”的美名。  相似文献   
16.
浅谈高等教育为经济服务的动力机制褚宝林吕秀华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要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的改造,促进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如何找准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结合点,建立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是当前高等教育值得研究的课题。一、建...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要适应市场经济规律要求 ,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 ,并充分认识高等教育的经济属性 ,引入其他经济成分 ,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最佳和有效配置 ,建立宏观调控、社会积极参与、学校自主办学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 ,加快管理体制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18.
当今时代是一个科技普及的时代,多媒体存在于各个阶层的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为了让孩子们可以接触更多的课外知识,影视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以下是我们针对这个问题作出的探究。  相似文献   
19.
大班幼儿自助式活动是针对幼儿集体活动的弊端提出来的。它分为幼儿自主选择教学活动和幼儿自主选择区域活动两种形式。幼儿自主选择活动是它的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20.
核心素养发展的目标最终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加以落实。如何通过教学活动切实发展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成为一线教师关注的话题。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师需要在教学设计中整合课堂结构的各个层面和要素,从而使得课堂结构上下贯通、和谐一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生物学大概念的构建组织教学,通过设问、举例、巧用教学资源和技术媒体等方式开展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构建生命观念,发展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树立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