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在对20世纪以来二种最基本的课程内容选择模式进行反思后,构建了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过程--目标偏向融合模式",并分析了它对大学体育课程相关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32.
33.
通过对江苏省竞技体育在奥运会成绩变化、世界冠军、亚运会成绩和全运会成绩的全面分析,结合与北京、上海、广东、辽宁、山东等全国竞技体育强省间的比较分析,对江苏省竞技体育竞争实力进行评定,进而揭示江苏省竞技体育竞争优势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4.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方法,阐述了统筹发展城乡体育文化的内涵和意义,分析了城乡体育文化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模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差距和城乡文化教育发展差距是影响我国城乡体育文化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建立健全城乡体育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构建城乡体育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对体育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建立城市帮扶小城镇的长效机制、加快小城镇体育文化的社会化进程、加强城乡居民体育锻炼意识、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并向社会辐射等统筹发展城乡体育文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35.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承受运动生理负荷,而且还要承受运动心理负荷,这是由体育运动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运动心理负荷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发展完美个性的必要条件.冰上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使学生对自己身体状况、心理水平有正确的认识,从而进行自我评价和调整,形成冰上课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冰上课教学促进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提高教学效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6.
本文在依托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分析基础上,对竞技体育竞争优势的要素构成进行了分析,探寻区域竞技体育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37.
农村体育作为江苏群众体育的重要部分,其对于提高苏北农民群众身体素质、促进苏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充分认识到。本文归纳总结了苏北农村体育落后的现实状况,并分析了影响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些发展苏北农村体育的对策,为苏北农村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
电子政务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的交流互动模式.当前,转型期中国正面临着电子政务发展的新挑战,需要构建有效适应公众需求、转型战略和社会治理的电子政务模式,推动电子政务发展和经济社会政府同步转型.本文就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9.
我国竞技体育管理制度实行的是举国体制,其管理的方式为中央集权地方分权.虽然在“奥运战略”的方针指引下一切为了奥运金牌而努力,但在平时的发展中各省均有自己发展竞技体育的自主权.因此,我国各地区竞技体育就形成了具有区域特征的竞争优势,在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竞技体育环境中,如何保持与延续自身竞技体育竞争优势,优势创新就成为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对区域竞技体育发展路径创新的研究发现,创新的驱动力来源于竞赛需要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其方法是打破路径依赖槽;内容包括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创新、竞技体育科技制度创新、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制度创新、竞技体育赛事管理制度创新,以及运动项目管理创新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40.
为了掌握《纲要》实施以来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现状,为新时期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18所高校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结合本省的实际,在“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下,完善了教学文件,基本实现了教学规范化、现代化的管理;确立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课程模式;加大了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项目设置多样化,强化了教材内容的健身性、时代性和人文性特征;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课余体育活动模式和竞赛体制;“教体结合”促进了高校竞技水平的显著提高;建立了大学生体质测试中心,形成了学生健康管理的雏形。但由于缺乏完整的体育课程观念以及合理的课程体系,改革仍然停留在浅层次的、偏重于形式的变化,对长期影响高校体育工作开展的诸多问题,特别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目标尚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