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体育   27篇
综合类   6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通过陈雁浩在8运会等比赛时的技术参数与约翰逊等世界优秀110m栏运动员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陈雁浩起跨攻栏阶段的技术较好,起跑至下第1栏的时间与速度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他的跨栏步下栏距离明显偏长,而使跨栏腾空时间耗时多,这是导致他与约翰逊比赛成绩差距的主要原因.另外,栏周期最快速度的出现滞后,高速栏区仅1个以及全程跑的节奏欠佳,有待于他今后努力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22.
任瑞萍三级跳远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任瑞萍与第6届世锦赛女子三级跳远冠亚军进行对比分析时发现.任瑞萍在助跑最后5m的水平速度、第1、第2跳的跳距离及1、2跳的垂直速度以及跑跨跳结合能力等方面均差于对方,这些是导致成绩差距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3.
张李文跳高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对张李丈与女子跳高世界纪录保持者科斯塔迪诺娃的跳高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时以现:张李丈起跳后身体重心腾起的高度优于对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她起跳离地时身体重心太低,其原因是起跳腿蹬伸不充分且蹬伸速度不快以及摆动腿摆动幅度小、摆速偏慢。另外,过竿技术存在着缺陷,这些是导致与科斯塔迪诺娃成绩差距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4.
运动影像解析系统可以精确、实时地计测出运动员动作过程中各个部位的运动曲线及关节相对转动角度,这对于教练员纠正运动员的错误技术动作、防止运动损伤和提高运动成绩,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运动影像解析系统的发展历程、现状、性能及特点、国内外系统的比较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论述和分析,为运动影像解析系统在体育训练中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
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文化素质现状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宋跃先  彭支玉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2):235-237,242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文化素质现状进行了分析.目前大学生体育文化素质普遍较差.其原因主要是受传统文化、传统学校体育教学、传统学校体育竞赛、体育师资队伍以及校园和周边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由此,针对性地提出了体育文化素质培养与教育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6.
运用三维高速摄影系统对我国部分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前后的一些技术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我国选手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H1和H2低于对方,其差距在于:助跑倒数第1步水平速度低、摆动腿离地时身体内倾角减小,在快速助跑条件下完成好起跳的能力弱以及起跳腿蹬伸不充分,摆动腿的摆幅与摆速偏小.  相似文献   
27.
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若干技术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7名比赛成绩在13.80m以上的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与第6届世锦赛女子三级跳远前8名的运动员进行分析对比时发现,我国选手在助跑最后5m的水平速度、第1、2跳及之和的距离、保持助跑水平速度到最后一跳的能力以及三跳的起跳初速度等方面均差于对方。这些是导致成绩差距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8.
中外优秀110m栏运动员若干技术特征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优秀 110m栏运动员与第 6届世锦赛前 7名运动员进行对比分析时发现 :我国优秀选手下栏距离明显偏长、跨栏步腾空时间耗时多 ;另外 ,虽然全程速度曲线的规律与世锦赛前 7名大体一致 ,但栏间最高速度、保持速度的能力、各分栏速度的稳定性以及终点加速冲刺的能力均明显差于对方 ,这是导致比赛成绩差距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9.
张李文跳高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对张李文与女子跳高世界纪录保持者科斯塔迪诺娃的跳高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张李文起跳后身体重心腾起的高度优于对方,但她起跳离地时身体重心太低,另外,过竿技术存在着缺陷,这是导致与科斯塔迪诺娃成绩差距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0.
近年来,我国的直道栏比赛成绩,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离世界级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更早的赶上先进水平,培养后备力量,除科学的选材外,还要采用合理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提高训练效果。笔者试图根据世界优秀运动员比赛成绩,制定出有关数据模式,供训练时按照模式要求,再结合运动员的具体情况,确定其训练方向和任务。有针对性地选择手段,从而有效地控制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使其按照既定的方向发展,这就是所谓“模式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