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522篇
科学研究   76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8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呈现规模化发展的形态。情景教学法的有效运用,与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的性格特征十分吻合,有助于学生通过情景模式理解数学问题。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情景教学模式进行分析阐述,以期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希望此研究能够为广大数学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63.
在音乐这个高雅艺术的领域中,合唱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表演形式,它能够将美妙的旋律、欢快的节奏以及巧妙的和声融合在一起.在我国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合唱音乐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表演活动中也是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因此合唱音乐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合唱音乐与其他音乐相比较,具有较强的纪律性、团结性、组织性和艺术性等特点,一般对于表演者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比较高.在学校开设合唱音乐教学和训练的课程,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增强学生的团结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有益于学生形成正确、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64.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等问题以减轻学生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新课程改革在教材编写和内容选择方面的一个重要改革方向.但自从2001年夏新课程改革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推行以来,不少出版社、书商纷纷把目光聚焦于新课程改革这个“大蛋糕”,谁都想抢占商机,从中尽可能多的分得一大块——一套套打着“根据新课标最新理念、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旗号,贴上新课程改革标签,面向中小学这个巨大的图书消费市场的教材、教辅读物充斥市场,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但“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的培养和成长”课题组从问卷调查、座谈、专访等调研活动中获悉,广大一线中小学教师对此现象却颇有微辞——在被调查的容量为523名教师的样本中,  相似文献   
65.
66.
面向决策需求 建立基于过程的情报研究知识化支持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情报研究行为过程的基础上,对情报研究思维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重点提出以思维过程为主导,融合行为过程和技术过程,构建基于过程的情报研究知识化支持系统,并对知识化支持系统的建设思路、总体架构、特点以及建成后的效果预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67.
劳动号子是广大劳动人民长期共同劳动中集体智慧的结晶.劳动号子音乐形态相近,但不同地域的"号子"文化背景和地域特色明显不同,本文对发源于四川自贡的"盐工号子"略作分析和介绍,以共飨之.  相似文献   
68.
英语教材的利用还处在非常表层的阶段,师生对教材的使用仍多局限于对教材本身的阅读、讲解、操练、记忆,基本上还没有打破教材在教学活动中的静态状况,远远没有发挥出它在发展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方面所具有的潜在能量.教师要在研究、挖掘教材的基础上,发现其优点和不足,对教材进行增补、删减、置换、重组,根据学生的基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最大限度地实现教材编写的预设目标,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69.
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同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但结果却有天壤之别。前者成功,后者失败。本文就两国变革条件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其一成一败的原因,也许有些经验教训值得今天在改革开放的深化阶段借鉴。  相似文献   
70.
从1898年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设立,到抗日战争期间,制度性的大学已存在了近40年,但厦门大学教授谢泳认为,虽然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教育在中国起步较晚,但就是在这不到40年的时间内,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可与世界著名学府相比的现代意义的大学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