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综合类   20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信号时域分析方法是"信号与系统"课程中的重点教学内容,涉及到常见信号的数学描述、波形分析、综合变换、卷积分析、全响应等知识,数学公式较多,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和应用.为了使学生易懂易学,在实践教学中采用RZ8664型信号与系统实验箱,连接相应的信号处理模块后,通过示波器可以直观地观测到信号时域分析的实时结果,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2.
33.
稀疏编码是一种模拟哺乳动物视觉系统主视皮层V1区简单细胞感受野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该方法具有空间的局部性、方向性和频域的带通性,是一种自适应的图像统计方法.主要从稀疏编码的研究意义、数学描述、研究历史、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应用领域等方面对稀疏编码算法进行概述,最后指出该算法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4.
在"运动控制系统"课程实验教学中,采用面向电气原理结构图的仿真方法,利用MATLAB环境中的SIMULINK仿真模块实现了晶闸管异步电动机交流调压调速系统的仿真建模及其分析.利用该模型对交流调压调速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仿真实验分析,得到和理论分析一致的结果.由于仿真模型是图形化的,具有直观可视性,用于实验教学中,学生易于理解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工作过程,有助于学生对交流调压调速系统的全面理解和学习.  相似文献   
35.
基于非负稀疏编码和RBPNN的掌纹图像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探讨了一种新颖的基于非负稀疏编码(NNSC)和径向基概率神经网络(RBPNN)模型的掌纹图像识别方法。使用NNSC算法可以成功地提取掌纹图像的特征,利用RBPNN模型可以有效、快速地实现掌纹图像的分类。与RBFNN和BPNN模型相比,实验结果表明RBPNN模型具有更高的识别率和更好的分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