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06篇
综合类   4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注意方式与体育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注意在体育运动领域的重要性以及注意与操作成绩的关系,介绍了Nideffer 的注意方式理论和《注意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表》(TAIS)的信度和效度,讨论了改进和提高注意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2.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大学生和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大学生773人,其中男生423人,女生350人,平均年龄19.93岁;中学生285人,其中男生118人,女生167人,平均年龄16.20岁。总计1 058人,男生541人,女生517人。研究旨在探讨青少年人格、锻炼动机和锻炼情绪效益在体育锻炼情绪效益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体育锻炼的情绪效益具有复杂的结构,其产生不是由单一因素所决定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人格、锻炼动机和锻炼取向对体育锻炼情绪效益影响的整体模型是有效的;大五人格与情绪效益之间的动机中介模型为最佳模型;动机作为大五人格对情绪效益的中介调节作用,仅体现于高动机个体。研究从整体视角展开克服了仅从单一视角研究提高锻炼情绪效益的局限,对从全局把握有关变量与情绪效益的关系,以及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方法,为准确理解影响锻炼情绪效益的因素和提高情绪效益的方法奠定了实证基础。研究提示,重视个体的人格特质、关注锻炼动机和锻炼取向的引导是达到理想锻炼情绪效益的重要保证,并表明任何环节的缺失都会降低锻炼的情绪效益。研究所得人格、锻炼动机、锻炼取向和情绪效益的结构关系为从整体上理解如何增加情绪效益,促进心理健康,采取相应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3.
“把握学科最新发展动态”意味着研究者在开始一项研究之前,应当从万维网上浏览本季度的参考资料,在图书馆查阅当年的图书杂志,在参考文献中引用最近的研究成果,与专家讨论刚刚结束的学术会议报告,探询他们正在进行的调查和实验,并通过联想、猜测、怀疑、批判、评价等独立思考过程,加工所得信息,确定自己的研究起点。同样的思路亦可用于评价他人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4.
体育系大学生自我概念的性别差异与项目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arkus 和Kitayam a(1991)的自我构念理论以文化差异为基础,将人的自我概念分为独立自我和互联自我。本研究假设,个人项目的训练培养独立自我倾向,集体项目的训练培养互联自我倾向。应用20 项陈述测验对145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研究的结果没有支持该假设。研究结果还表明,独立自我倾向和互联自我倾向不存在性别差异。关于自尊倾向,本研究发现,集体项目中,女性的消极陈述多于男性,个人项目中,男性的消极陈述多于女性,积极陈述则不存在这种交互作用。讨论了这些结果的可能原因并对今后研究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5.
多大的样本量才是适宜的样本量?样本量与研究质量有何关联?这些问题始终是实验研究者在进行研究设计或评价研究质量时关注的问题。对4种有代表性的中文体育科技期刊于2020—2021年发表的105篇实验研究论文(共含111项实验)进行分析,归纳存在的样本量问题,讨论样本量对提高实验研究的统计功效、降低Ⅰ型错误发生的概率、准确估计效果量以及对提高实验研究的可重复性的意义。提出在体育科学实验研究中确定适宜样本量的建议:根据研究假设、研究性质、研究设计、样本的易得性等确定样本量;在研究计划、研究报告以及投稿论文中明确描述样本量的测算依据,明确描述测试的样本量、实际的样本量等。  相似文献   
156.
探讨传统语词干扰任务是否可以移植到运动员群体。试验一采用语词干扰任务,30 名运动员分成6 min 无干扰基线组、6 min 语词干扰组、 9 min 语词干扰组,探讨干扰时间与损耗效应关系。结果:3 组在Stroop 任务表现上不存在差异;完成任务的主观难度和努力程度不存在差异。试 验二采用新研制的9 min 比赛录像干扰任务,20 名运动员分成9 min 无干扰基线组和9 min 比赛录像干扰组,探讨比赛录像干扰任务与损耗效 应关系。结果:与无干扰基线组相比,比赛录像干扰组完成任务的主观难度和努力程度更高,Stroop 任务上的色词不匹配反应时更长。这提示,新 研制的比赛录像干扰任务是诱发运动员损耗效应的有效手段,该结果为运动领域的自我损耗研究提供方法学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