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06篇
综合类   4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41.
1993 年国际运动心理学发展动态评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国际运动心理学杂志》、《运动心理学家》和《运动与锻炼心理学杂志》三个权威性刊物1993年发表的论文为依据,评述了当前国际运动心理学的发展动态,探讨了对中国运动心理学发展的启示,指出:国际运动心理学研究主题的特点是对方法学问题和动机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对个性研究的冷落;研究方法的特点是实验与问卷访谈并重,在实验中,以现场实验为主;中国运动心理学应特别注意研究中的理论导向问题。  相似文献   
42.
赛前情绪与运动成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赛前情绪与运动成绩的关系。研究表明,赛前的自信心程度、梦境、焦虑水平、对操作表现和个人潜力的知觉等因素与运动成绩有关。用《心境状态量表》(POMS)和《8种状态问卷》(8SQ)进行测验,发现了不同水平运动员的不同的情绪模式。由于认知先于情绪,因此,调节情绪应首先从调节认知着手,建立积极的内部条件反射;同时,还应将认知-情绪-行为链式反应各环节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相似文献   
43.
中介变量在体育科学研究设计中的理论作用和统计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力为 《体育科学》2001,21(5):78-81
中介变量(mediator)指能够传递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变量。中介变量具有解释自变量为什么会对因变量起作用的功能。行为科学研究中从S-R模型对S-O-R模型的发展过程说明,中介变量的引入,往往使科学研究摆脱困境和走向深入。研究分析了中介变量的性质,介绍了中介作用的统计方法,还通过结构公式模型分析实例,讨论了中介变量在理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4.
运动竞赛焦虑研究的发展动态(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认知性焦虑和躯体性焦虑的区别出发,分析了运用时间——事件模式对这两种焦虑在赛前和赛中时间变化特征差异的研究思路;介绍了突变模型对认知焦虑、唤醒水平和操作成绩之间关系的预测以及竞赛焦虑的先行变量和预测指标;讨论了今后竞赛焦虑研究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45.
锻炼动机研究综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相似文献   
46.
1 元分析的主要思路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使科学知识的增长呈爆炸性趋势,因此,如何对已有科学成果进行更加客观更加科学的评价和总结,已成为科学工作者越来越重视的问题,文献分析是研究评价的重要手段,并成为各种类型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在元分析(meta—analysis)出现之前,文献综述论文很少明确地说明作者所使用的研究程度。这样,读者就无法了解对所综述的各篇论文做出某种判断和决策的科学基础是什么,因而也就无法  相似文献   
47.
残障者身体自我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身体自我是整体自我的核心成分,与心理健康、运动参与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考察残障者身体自我因残障所受的影响,探讨运动参与对残障者身体自我、心理健康的作用,在归纳总结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讨论了残障类型、成残时间和性别三个重要因素以及运动参与对残障者身体自我的影响.结果发现:残障类型与身体自我不同的维度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学习障碍对身体自我没有显著的消极影响;功能性的躯体残障更能损害身体能力知觉,而外显的残障能对身体意象造成更大的影响;先天残障、年龄较小的残障者表现出更低的身体评价;残障者的身体自我可能在某些方面存在独特的性别差异;适应性体育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残障者提高身体自我评价和自我观念.对已有研究使用的研究方法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8.
摘要:旨在探讨社会比较对大学生运动员自我损耗可能存在的影响,以及探讨价值肯定和属性肯定对社会比较产生自我损耗的补偿作用。采用自我损耗双任务实验范式进行了2项实验。实验1中,分别由20名运动员先完成5 min的社会比较任务,然后书面完成操控检查测试,最后完成Stroop任务。结果发现,社会比较较对照组在Stroop一致和不一致错误上出现了更多的错误数,这表明,社会比较需要消耗能量去进行自我控制,进而产生了自我损耗。实验2中,由60名运动员先完成5 min社会比较任务,然后分别完成5 min价值肯定、属性肯定和无肯定任务,最后完成Stroop任务。结果发现,在社会比较情况下,属性肯定较价值肯定和无肯定组在Stroop任务不一致错误数上更少,价值肯定和无肯定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该研究结果显示,只有属性肯定在社会比较与运动员自我损耗间存在补偿作用。该研究提示,教练员和运动员需要对社会比较问题进行有效控制以避免自我损耗,其控制方法之一就是,采取属性肯定。  相似文献   
49.
探讨认知失调对运动员自我损耗可能存在的影响作用,同时,检验价值肯定与属性肯定对自我损耗的补偿作用及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效 应。采用自我损耗双任务范式进行试验研究,分别由60 名运动员先完成5 min 认知失调任务,然后分别完成5 min 价值肯定和属性肯定,最后完成 Stroop 任务。结果发现,认知失调较无认知失调在Stroop 任务不一致反应时上表现更差,表明认知失调使运动员产生了自我损耗。自我肯定对自我损 耗补偿作用的研究发现:在认知失调情况下,价值肯定相对于属性肯定和无肯定在Stroop 任务一致和不一致错误数上出现更少的错误数,属性肯定 和无肯定在这2 个任务成绩上差异不显著;在无认知失调情况下,不同自我肯定对自我损耗均无补偿作用。表明,价值肯定对认知失调产生的自我损 耗具有补偿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自我概念清晰性在价值肯定与自我损耗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价值肯定部分通过提高自我概念清晰性减少自我 损耗。  相似文献   
50.
旨在利用典型相关方法探讨运动员完美主义与运动心理疲劳之间的关系.采用《运动领域完美主义量表》(MPS-S-C)和《运动员心理疲劳问卷》(ABQ)对119名现役运动员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运动员完美主义与心理疲劳之间存在相关.从典型相关看,外趋型完美主义者在知觉教练压力和关注错误中表现突出,更容易产生心理疲劳,包括成就感降低、情绪体力耗竭和运动的负性评价;内趋型完美主义者在关注错误和反复思考上表现突出,更容易出现成就感降低的心理疲劳现象.(2)运动员呈现较高的完美主义特质;运动员的心理疲劳主要体现在成就感降低和情绪体力耗竭上,对运动的认知评价较积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