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2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变阻器的常规教法形式单一,且现有教学资源往往无法适应教学需求.实践证明,基于几何画板制作的动态课件可以弥补上述缺点.本文以几何画板为工具,就制作“变阻器”动态课件详细过程进行介绍,并给出相关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2.
在坚持经济建设、深化改革的当代话语背景下,厘清政府干预行为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课题。公权力的运作必须放在宪法规制的框架体系内,方为正当的政府干预之道。  相似文献   
23.
朱红伟 《大观周刊》2012,(34):185-185
本文主要讲述了如何控制土建工程的造价,首先应该在预算的审核上下功夫,其次应重视工程监理在工程造价中的作用。本文结合对预算审核与工程监理,浅谈如何做好土建工程的造价控制。  相似文献   
2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史宁中教授说:"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数学》2011年版课标明确指出"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相比实验稿课  相似文献   
25.
优化练习教学减轻学生负担朱红伟《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我国的基础教育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教师首先要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克服"唯知识"、"唯分数"的思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既要致力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力求...  相似文献   
26.
电磁场与电磁波是电子信息类学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理论课,是学生学习微波技术、光技术、雷达技术、电气技术等技术的基础,是河南理工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等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也是电类专业的必修课。文章采用基于慕课的电磁场与电磁波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实践表明,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7.
就目前情况来看,由于班级授课制教学要求的一致性与学生的差异性之间存在着矛盾,如何处理班级授课制教学中的“分”与“合”,将直接影响学生素质的发展。所谓“合”,它具有明显的基础性、一般性,即按照大纲,对全体学生在基础知识、技能方面提出一致性的要求;“分”...  相似文献   
28.
<正>随着全球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对人才的要求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教育也势必面临新的挑战和变革。《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聚焦“三会”,构建核心素养导向的数学课程目标体系,并将“创新意识”确立为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之一。落实到教学实践层面,教师需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创新意识的内涵,在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学行为上下功夫,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29.
朱红伟 《冰雪运动》2009,31(6):10-14
为了使我国速滑运动员选材的指标更加科学,评价方法更加规范,对近几年我国速滑运动员科学选材文献资料进行收集、分析、整理,并采用对各地速滑运动员选材情况进行调查的方法,发现我国速滑运动员科学选材的方法与指标的研究处于缺乏科学系统性的停滞状态,速滑选材仍以经验选材为主。提出速滑运动员的科学选材不仅要应用多学科的测评方法,而且要对多学科测评方法进行综合运用;根据速滑选材各阶段的任务和目的,通过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选材测试指标进行筛选。  相似文献   
30.
朱红伟 《江苏教育》2001,(14):29-29
数学实践活动的开设,有利于学生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有利于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有利于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施数学实践活动课时,要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