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06篇
科学研究   35篇
体育   29篇
综合类   17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91.
关于信息技术环境下PBL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PBL的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92.
腰椎间盆突出症是一种常见多发病,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表现,较易确诊。我院自1986年以来,除对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手水治疗,轻症者采用“经骶管硬膜外腔注射药物”治疗47例,取得良好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3.
龙门石窟所在伊阙峡谷,自先秦以来即为黄河流域贯通江汉流域的天然通途,延及唐代,又以"龙门驿"(又称"石像驿")构成两京地区往来南方的门户,从而反映着当年官员升迁、贬谪等官场现象。将贞元七年(791年)卢征造像遗迹置于唐代官场历史环境中,探讨两京士人阶层宦途生涯的冰火宠辱及其信仰寄托。首先回顾卢氏造像龛的研究历史,点明写作意图;其次运用考古学方法对其进行田野调查,通晓像龛形制、造像内容及特征;而后结合文献史料释读造像发愿文,进一步深入了解功德主卢征其人以及凿龛造像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探讨这种采用纪实文献形式的发愿文,在龙门石窟文化史上独有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最后阐述唐代士人因贬谪制度导致人生转折之际的心理诉求、精神状态与意识信仰,从意识信仰视域展示其政治诉求的转换与延伸。  相似文献   
94.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可以推动人们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但兴趣不是天生的,需要老师的启发、保护才能发展起来。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呢 ?我们除了精心备课,设置每一个问题外,还利用计算机给学生提供声、光、色综合起来的、生动鲜明的感性材料,并且这又是学生动手操作代替不了的。发挥计算机刺激多种感官的作用,加强学生对知识感知的鲜明度,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如,在讲解“直线是可以…  相似文献   
95.
在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国家教育部选取广东、海南、山东、宁夏四省作为首批高中课程改革的实验区,从2004年9月起,广东省普通高中高一学生将全面使用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而此时,最需要适应新课程的是教师.教师要重新学习,理解新课程的理念、教学方法,重新备课、制作课件.由于新课改要求普通高中的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实行学分制,并且国家教育部批准全国各地60套普通高中实验教材编写立项,因此,这次课程改革与以往有着很大的差异性.为了能较好把握这次课改的理念,本文就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4年初审通过的即将投入使用的物理人教版新教材、广东版新教材必修1部分和与之对应的2003年版的旧教材内容加以比较,以期对即将使用新教材的教师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6.
论生态学视角下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高等教育大幅度扩招以来,急剧快速发展使得高等教育规模超出了我国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承载力范围而破坏了系统原有的生态平衡,在宏观上出现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失衡、规模扩张与教育质量的失衡、东西部高等教育生态区域发展失衡和高等教育发展结构性失衡等问题,本文以生态学的视角分析这四个失衡问题,并提出以生态观来引领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内涵式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7.
课堂氛围是指教学过程中笼透在课堂物理时空里的一种气场,是教师把控和调节的抽象性现象。在新课标的全面推广下,小学语文教师所担负的使命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体会到学习语文的趣味性和重要性,并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力,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锻炼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98.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时常在想这样一个问题:究竟应该怎样对待和教育学生?从乡镇小学到城市小学,同样是小学教师,但教师面对的学生却有很大区别。这其中不存在角色转换,但却有适应新环境、面对新学生的问题。在与城乡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之间确实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因素对教师的施教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探讨城乡学生的差异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小学生好游戏、好模仿,喜欢野外生活,喜欢成功,喜欢别人赞许等。我们教小学生必须先要了解小学生的心理,若能依据小学生的心理而施行教育,那教育就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效…  相似文献   
99.
谈人生,他高屋建瓴,纵横捭阖;论教育,他引经据典,振聋发聩;讲道理,他语重心长,娓娓道来。读管建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如和一个热血沸腾的年轻人进  相似文献   
100.
下课铃响了,教师的讲解加快了速度,音调提高了八度,纵然学生对外面的世界望眼欲穿,纵然学生在教室里已经如坐针毡……这是我们最常见的拖堂的画面。“拖堂”,或被称为“延堂”或“压堂”。拖,是拖拖拉拉、拖泥带水;延,则是延迟、延误:压,是强硬的、没有自由的。不论哪一个词用在“课堂”的前面,都是对课堂自由民主、创新高效形象的一种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