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290篇
科学研究   7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0 毫秒
8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学生如果对数学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并以积极的情感去探索、实践、创新,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为此,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尝试。1.利用精彩导语激发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要有创意,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精彩的导语能为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气氛,它是"点燃快乐课堂的火种"。导语设计要仔细推敲,挖掘新意,让学生以愉悦的状态投入学习。如在教"比例尺"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我们不出门,就可以知道城市间的距离、河流的长度、楼房的高  相似文献   
82.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创的艺术作品,其最佳状态是和谐,最优的标志是高效。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离不开教师"真理"的置入。所谓教师"真理"的置入,即教师要把自己的教学主张、教学理念、教学技艺、教学情感等艺术地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平等对话中的首席作用。只有教师"真理"的置入,课堂才会呈现和谐高效的艺术状态,否则课堂必然会失之深刻而浅薄,失之力度而轻浮。  相似文献   
83.
近40年来,中国短期汉语教学在教学理论、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以短期汉语教材编写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为基础,把短期汉语教学理论、教学法和教材的探索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对占短期汉语教材大多数的基础教材进行归纳和分析,从中选取了三部具有代表性的教材,从编排体例的相近和不同两个方面,做出全面的比较和评述,尝试概括出短期汉语教材发展的轨迹和方向。  相似文献   
84.
85.
北大“校长实名推荐制”列出了不得被推荐的四条“高压线”,第一条就是“不孝敬父母”。这条标准引来不少争议。  相似文献   
86.
《蓝色的海豚岛》是一部蕴含着丰富生态思想的儿童文学作品。本文拟结合生态批评和成长小说理论,探讨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是如何被呈现的,以及人与动物、自然的互动是如何塑造儿童的人格和自然观,反思并重建人与动物、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87.
每4个德国孩子中就有一个是独生子女。但在一部分德国人的心目中,传统的家庭模式仍旧根深蒂固。他们认为,光夫妻两人谈不上是一个完整的家庭,甚至独生子女家庭也只能称为“一对夫妻带一个孩子”而已,真正完美的家庭是夫妻二人再加两个孩子,最好还是一儿一女。就像黄金时段的电视上播出的广告那样,儿女双全的一家人,  相似文献   
88.
德国的小学是4年制。一般来讲,孩子6岁入学,10岁就小学毕业了。去年夏天,女儿的小学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成为一名中学生。  相似文献   
89.
道全锁 《教师》2013,(18):63-63
初中语文教育,其核心就是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能够利用合理高效的教学方法以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从而为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夯实坚固的基础。本文结合具体实践经验,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0.
近日,在"2013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论坛"中,关于移动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开发的讨论激发了参会者的兴趣。与会专家表示,目前国内的移动平台建设迎来第一个发展浪潮,各校纷纷在探索适合自己的移动应用模式。在分论坛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