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1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1.
通过对城市社区各类体育社团的调研与分析,结合国内外体育社团发展现状与特点,认为体育社团活动的实效化,其根本涵义就在于通过体育社团的各种非营利性、民间性、服务性的活动,达到实现自身目标的实际效益与效能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的现状与开发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分析了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其特点和有利因素,提出了高校体育产业立足学校,面向社会,以综合效益为主开拓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广州市信息工程职业学校2013级新生体育锻炼习·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新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基本情况,并总结出相关的影响因素。从理论和实践出发提出建议,为广州市中职学校学生体育兴趣的改革提供依据,为使新生尽快走入到自觉、科学的体育锻炼中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深圳市基层群众体育管理体制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给基层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和社区管理中心的逐步形成,促进了基层群众体育管理体制与模式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深圳经济特区的基层群众管理体制存在着三种各具特点的模式,代表了改革开放过程中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同方向。  相似文献   
15.
社会是在新旧调适和创新中得以发展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单位为载体的基层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已不复存在,但是新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却尚未确立。基于这一现实,本从社会学的视角入手,采用献法、问卷法、访谈法、个案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基层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状进行了描述,井在对现状概括与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大众体育管理的先进经验,依据我国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提出了经济发达地区未来基层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模式的构想。  相似文献   
16.
广州地区高校体育产业发展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广州地区部分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的问卷调查,对其发展方向和途径进行了分析的探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广州地区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变单一经营为多元经营,加强对外协作,实现优势互补,构建高校我体育产业发展协作网络,促进规模效应和综合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目前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存在问题的理论分析,旨在探索优化学校体育周边环境及开辟多元实验途径与办法的改革措施。提出学校体育应联结社会,改革竞赛内容与组织办法,充分利用体育表娱乐等手段,以实现人的价值、提高以创新能力为主的全面能力的发展为前提,把握素质教育本质,全面改革学校体育,实现由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体共同协作,多元培养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8.
对长期坚持参加篮球运动的中年男性进行体质和运动能力测试,结果显示:篮球运动对中年男性心肺功能的改善,有氧耐力的提高,缩短反应时.延长闭眼单脚站立时间和增强下肢肌肉力量有重要作用,效果明显,而对柔韧性和手的握力效果不显。  相似文献   
19.
广州地区大学生健康行为及关心程度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发现:学生对人际关系、生活方式、幽默、情绪等与健康密切相关的行为方面具有较高的关联程度,提出了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加强健康与保健知识宣传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00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检测细则,对广州城市7—18岁男女中小学生24个年龄组,共计2400名学生“九五”期间体质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城市中小学生形态指标随年龄的增长符合一般发育规律,但存在明显的肥胖趋势,女生优于男生;与1995年体调结果相比,2000年城市中小学生体质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身体机能的下降尤为突出;小学阶段体质增长情况优于中学阶段;小学阶段身体素质水平男女间无明显区别,中学阶段以后差距拉大。建议体育教育管理部门加大青少年体质检测力度,深入体育素质教育改革,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