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体育   23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个案分析对目前国内外专家、教练员和运动员采用的耐力训练手段方法以及耐力的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发现尽管目前越来越多的运动员采用与比赛距离的生理特点相似的训练方法,但耐力训练对所有项目仍然是必不可少的.采用多种指标综合评价训练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可采用摄氧量和心率评价中枢耐力水平,采用乳酸和强度评价外周耐力水平.不同距离、不同条件的运动员耐力训练的重点不同,手段也不同.短距离运动员应重点提高耐乳酸能力,中长距离运动员应重点进行最大摄氧量和个体乳酸阈训练.  相似文献   
32.
欣赏角度距离短距离项目是速度、是突爆的激情。男女50米自由泳是“游泳池里的百米赛跑”,胜负只在百分之一秒之间。长距离项目是坚韧、是耐力的比拼。领先者毫不松懈,争取更大优势,落后者绝不气馁,试图挽回败局。接力比赛更是精彩纷呈,选手们为集体荣誉而战。泳姿蝶泳似胡蝶飞舞,又似海豚争流,刚劲而不失轻柔;蛙泳恰如青蛙点水,于轻盈之中见力度;而自由泳和仰泳又以连贯、自然、平稳见长,宛如迎风而  相似文献   
33.
目的:检验采用比赛数据计算高水平游泳运动员临界速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探索高水平游泳运动员临界速度同比变化对中长距离自由泳成绩同比变化的影响,建立临界速度同比变化对高水平游泳运动员长距离自由泳成绩同比变化概率的预测回归模型。方法:收集2011-2018年中长距离自由泳项目(200~1500 m)世界游泳排名Top100的信息,采用距离-时间模型计算临界速度,用线性回归评估临界速度与中长距离游泳项目成绩的关系,使用逻辑回归(logistics)评价临界速度同比变化对成绩同比变化的影响。结果:临界速度可以分别解释200 m、400 m、800 m和1500 m自由泳成绩变化的76.8%、87.2%、90.7%和99.5%。当临界速度同比提高时,长距离项目(800 m和1500 m)成绩同比提高是成绩同比下降的30倍。当临界速度同比提高/下降1%~6%时,长距离项目(800 m和1500 m)成绩同比提高/下降的发生概率约为80%~100%。结论:采用比赛参数(比赛成绩和比赛距离)计算临界速度是可行和有效的;临界速度同比变化百分比(提高/下降)能预测成绩同比变化,是解释长距离自由泳成绩同比变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4.
摘要:传统的高原训练通常在一地进行,本研究尝试采用先在多巴进行2周训练,后到昆明进行2周训练的方式,以了解这种高原训练的训练特征和机能变化。本文采用实验法,对北京体育大学校游泳队7名健将级男子运动员进行跟踪观察并测试生理生化指标,训练时间为第十二届全运会前10周。训练后运动员参加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游泳比赛。结论如下:1)本次高原训练的训练学特征为:第一和第二阶段以有氧训练为主,负荷量较大;第三阶段重点在高强度无氧训练,负荷量减少;第四阶段以调整和恢复为主。 2)本次高原训练对于运动员的基础心率并无显著性影响,体重在上高原3周后显著性下降,下高原后1周即恢复至平原水平。3)高原训练期间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和血睾酮显著上升,说明高原环境和训练安排对运动员机体产生了适应性变化。4)在3个月时间内,7名高水平运动员全部提高运动成绩,说明这种全新的高原训练方式能够有效提高运动员成绩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