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38篇
科学研究   37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都市报教育新闻的受众面相应扩大,教育新闻应从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应试教育的关注,转向对整个社会素质教育的关注。应注重将人文精神贯穿于教育新闻策划与报道中,从而实现都市报由单纯提供教育信息转向培养全民素质教育观念,由迎合市民应试教育新闻需求转向共同探讨教育问题、解决现行体制中的教育难题。  相似文献   
62.
"输入--输出"教学模式是作者根据外语教育实际情况提出的教学模式,并对该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行动研究,经过数据处理、问卷分析和教育实验,得到初步结论:在大学生英语学业成就方面,实施"输入--输出"教学模式的实验班与对照班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实验班非常明显地优于对照班;问卷调查表明,实验班85%的学生对该模式反映良好.  相似文献   
63.
视听课是一门传播知识又培养能力的特殊课程,其难度比其它科目更大,它需要教师认真做到课堂主导,课外指导。  相似文献   
64.
在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内在条件,是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就必须首先研究心理健康素质。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现状入手,分析其成因,并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提出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65.
对G市高校20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49%的学生认为存在少数校园暴力,只有16%的学生认为不存在校园暴力。29%的学生承认自己或朋友曾遭受校园暴力侵害。校园暴力的产生反映出施暴者的人格发展不健全、自我认知不和谐、对挫折的耐受力差、对挑衅缺乏理智。也与家庭教育不当、家庭暴力的负面影响、不良环境和朋友、暴力性的大众传媒和网络游戏、学习和就业压力等有关。大学校园暴力的预防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的通力合作,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66.
67.
高质量双语教师是高职院校推行双语教学的关键.该文就高职院校双语教学中专业教师素质要素和问题师进行探讨知分析,以期能促进高职双语教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8.
项目是企业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企业全部工作的基础,加强项目党组织建设,既是强化项目管理的内在要求,也是企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增强党组织战斗力的根本需要.尤其在项目管理主体地位更加突出、项目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项目管理创新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对加强和改进项目党建的重要性、工作原则以及项目党组织发挥作用的主要途径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以便找准工作定位,充分发挥作用,确保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9.
浅议如何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在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和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对四年所学知识的总结性独立作业,是申请学士学位的前提和依据。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不仅反映了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运用本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小,同时也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近年来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滑坡的现象  相似文献   
70.
同情心是人的重要的优良道德品质之一,但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主客观条件影响,现实生活中幼儿普遍缺乏同情心。本文提出了在基础教育当中培养儿童同情心的具体方法,希望通过理论与实践阐述,能对教育工作者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