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4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好看簿"是一款以图片展示为主的web2.0技术。文章从教育技术学专业《摄影基础》课程存在问题出发,结合"好看簿"技术具有的特点与优势,探讨了如何将"好看簿"与《摄影基础》课程教学相整合,以优化该门课程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22.
根据生源现状及其特点,借鉴微格教学理念,探索"一对一"加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3.
针对当前我国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人才要求,结合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教学实际,论述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讨论和分析了该专业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加强食品与安全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对策。  相似文献   
24.
低音是发展高音的基础,要分别对待低音中出现的问题,在低音区就培养良好的发声状态。  相似文献   
25.
论文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分析了该校目前的研究生资助体系的现状与不足,同时在剖析目前我国高校研究生资助体系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的基础上指出,应从实施全方位的奖学金制度、引入社会资源、增加校内"三助"岗位和实现高校错位发展等方面来完善我国目前的研究生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26.
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是动态发展系统,其架构由“一轴双链四层八翼”四部分组成。“一轴”为数学核心素养的价值导向,即“立德树人、面向全体、适应个性”;“双链”为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主线,即“明暗交替,螺旋上升”,明线是从第一学段到第三学段的学段变化,暗线是从“四基”“四能”到“三会”的素养发展;“四层”为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容要素,即“数学知识、问题解决、数学情感、数学思维”;“八翼”为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即“联结性、融合性、情境性、开放性、积极性、稳定性、直观性、经验性”。  相似文献   
27.
学习信念是动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文章以网络环境为背景,利用《网络环境中教师学习信念的调查问卷(TBWLS)》和《中小学教师基于网络的专业发展的动机水平调查问卷(WTPD)》两个工具,以112名中小学教师为调查对象,探讨其在网络环境中进行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其学习信念的种类与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与动机的关系。该研究结果包括:(1)在网络环境中教师从事专业发展活动时所持有的学习信念包括3个维度,其专业发展动机包括4个维度;(2)网络环境中教师所持有的学习信念与在年龄和网络使用时间三个维度上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但在性别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3)教师基于网络的专业发展动机与其学习信念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高水平的学习信念可以引发高水平的动机。  相似文献   
28.
胶州秧歌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百年前背乡农民的卖艺舞蹈如何蜕变成今日的文艺瑰宝,它经历了怎样的演变,方修成这般体态婀娜,动律独特,节奏鲜明的美样儿秧歌的呢?本文通过对胶州秧歌起源的挖掘,传统表演形式的分析,艺术特征的阐述,力把胶州秧歌的美味儿尽书其前。  相似文献   
29.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数学学习方式亟待改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移动学习以及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都给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文章对可用于数学中的信息技术进行分类,对信息技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构建了信息社会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模型,希望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30.
针对当前运行中的老旧实验室不易重建,安全、环境条件无法监控等问题,基于Wi Fi设计制作了可以实时监控实验室环境的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由电力系统、环境参数系统、智能安防系统等3个子系统的组成;并针对不同功能实验室,给出不同设计方案。现结合物理学实验室详细叙述了该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分析了系统利弊及存在问题;实践表明,该系统投资小、施工简单,不影响教学进行,不破坏和限制现有实验室功能,运行稳定且安全有效,对现有老旧实验室能有效地进行环境实时监测和智能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