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篇
教育   26篇
科学研究   5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罗晖 《中国软科学》2006,(7):159-160
科学是一种文化。尽管科学技术外在的表现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但是其内在文化,影响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诚信也是一种文化,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深层次的、基础性的因素。科学研究对真理的执著追求、对未知世界的不懈探索,决定了科学与诚信密不可分。可以说,科学的诚信品质是与生俱来的,是科学精神的精髓。  相似文献   
62.
2006年1月31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其国情咨文中提出了一项重要的计划——“美国竞争力计划”。2月2日,白宫正式公布了该计划。该计划被媒体指为重新点燃创新的精神火焰。  相似文献   
63.
李伟平  罗晖 《科技广场》2007,(11):32-34
为了满足目前通讯业务对网络上行速率越来越高的要求,对称高速数字用户线技术即SHDSL技术逐渐趋于成熟并走向各类通讯业务当中。本文简要介绍了SHDSL及其相关产品的概念、结构和技术优势,并结合具体的通讯系统实例进行了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64.
人类社会的进步,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能源。每一次能源的更替,都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次飞跃,是一次能源体系的变革,同时也是一次能源瓶颈的突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能源使用经历了从木材到煤炭,从煤炭到石油的能源更替。这两次更替的原因并非是一种能源的耗尽,而是成本和公共需求问题。如今,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在飞速增长,能源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不突破能源瓶颈,全球经济将面临致命打击。除了能源供应安全问题,能源消费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也是我们必须直面的挑战。那么,我们的出路又在何方?  相似文献   
65.
我国经济运行已经进入新常态,但目前仍然面临经济发展质量仍然不高、发展不够平衡等问题,高质量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要求和目标,当前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破坏全球产业链格局,并且美国对我国加紧进行技术封锁,这进一步凸显了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创新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破除技术封锁的重要突破口。本文认为在中美贸易争端持续加剧、技术封锁风险日益凸显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抢占先机、赢得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进一步介绍了东部地区可复制推广的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和做法,阐述了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了有效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军民融合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发展和安全全局,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是实现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的必由之路。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军民融合,有利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  相似文献   
67.
68.
正技工业园区的兴起,是上世纪科技产业化方面最重要的创举。作为科学、教育与工业相结合的一种经济、社会现象,科技工业园区已经走过了60年历程,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动力。从美国的硅谷到波士顿128号公路,从英国的剑桥地区到法国的索菲亚  相似文献   
69.
正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全球创新指数》、《全球竞争力报告》等国际指数报告均表现出对中国科技地位崛起的特别关注。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综合体现,国家科技力量的积累和科技实力的铸就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入推进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亟待对我国的科技发展进程、科技实力、国际科技地位有一个科学、客观、准确、全面的认识和判断,了解并确立我国的比较优势,从而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以及  相似文献   
70.
在梳理我国科技馆公共服务免费开放政策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科技馆实施免费开放以来地方配套政策实施落实情况。科技馆免费开放政策总体实施效果良好,但还存在政策体系不够完善、政策可操作性不强、软件服务配套政策缺位等问题。基于以上分析,从完善政策体系、明确免费开放补助资金使用导向和管理办法、建立免费开放科技馆监测评估体系等方面提出免费开放下科技馆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