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2篇
教育   3509篇
科学研究   570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201篇
综合类   106篇
文化理论   20篇
信息传播   49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364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228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7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1篇
  192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四十余年来,我国对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进行了积极探索.本研究通过对我国36所"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强基计划"招生简章进行分析发现,"强基计划"注重以公平公正为选拔原则、以综合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多元参与为基本保障、以拔尖创新为选拔导向.与此同时,各试点高校形成了个性化、融合式、贯通式、国际化与动态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为了更好地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应在传统高考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分类考核、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选拔更多综合素质优秀和具有创新潜质的拔尖创新人才进行培养.各试点高校应在"强基计划"的透射下不断优化招生和培养机制,探索多元化与个性化的拔尖创新人才招生与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52.
53.
54.
高校业余学生,一方面面临产业结构调整、中国和平崛起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另一方面,又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职业不稳定因素也在增加。他们承担多重社会角色,思想和经济上依赖与独立并存,期待得到母校的认同,期待通过贡献社会获得自我价值。高校业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要不断创造顾客价值,回报学生的知识投资。  相似文献   
55.
本文考察了二十多年来国内外学者结合汉语事实对"了"字理论进行的一般性研究,对虚词"了"的分类、语法意义、功能等问题进行了整理、比较、归纳与综合。  相似文献   
56.
57.
大学生正确的安全责任观是高校安全稳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生力军。目前,大学生安全责任观普遍呈现淡漠意识。我们要建立完整的高校安全文化教育体系,确立从精神引导、规范约束、物质保障三个层面培养大学生的安全责任观的指导思想,通过教育渗透、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平安文化等载体,实现培养大学生安全责任观的目的。  相似文献   
58.
59.
构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课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提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按方向实施规格分类培养的方案。为了推进其实施,本文从学科专业的公共基础出发,构建了一组四个方向公共的核心课程,形成对各个方向核心知识单元的部分覆盖,它们可以作为本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学科专业核心课程基础平台,利用这些课程作基础,给出了各个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示例。  相似文献   
60.
试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谋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确保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竞争中有所提高,是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必须认真考虑的重大问题,只有确立正确的发展目标和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才能为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保证。要加强法制意识,切实形成依法办学格局,要把对学校的认可与评估作为促进教育发展,保证学校质量的重要手段,当前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必须以办学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办学模式创新为重点,努力探索和总结我国民办高校发展模式,多形式,多层次,多类别地发展民办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